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超滤膜技术分离灵芝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超滤膜技术应用于提纯灵芝多糖的可行性及工艺.方法:采用卷式超滤膜对灵芝多糖进行分离提纯研究.结果:膜截留分子量6 000 D、超滤温度45~50 ℃、超滤压力0.6 MPa、时间45 min,制得灵芝多糖的纯度为73.5%,回收率为69.4%.结论:超滤膜技术分离提纯灵芝多糖工艺简单,效果较好,有产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2.
宋晓燕  周锦珂  李金华  葛发欢  黄裕  杨祖金 《中药材》2008,31(10):1572-1574
目的:探索超声强化提取蛋黄卵磷脂的工艺。方法:用蛋黄粉为原料,以卵磷脂(PC)的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研究,考察了超声频率、时间、温度、料液比、溶剂浓度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并与常规的乙醇直接提取方法比较。结果:超声强化提取蛋黄卵磷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频率26 kHz,提取温度25℃,乙醇浓度95%,乙醇用量18倍,提取时间30 min。采用超声强化提取方法,蛋黄卵磷脂的提取率比常规的乙醇直接提取方法高23.7%。结论:本实验结果可为超声强化提取蛋黄卵磷脂的工业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超声波法强化提取罗汉果皂甙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祖金  钟理  谢小霞  葛发欢  邹晓燕 《中药材》2007,30(8):1019-1021
采用超声波法强化提取罗汉果皂甙,采用正交设计,探索最佳的提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强化提取罗汉果皂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65%的乙醇,料液比1:30,超声波频率26.8KHZ,超声波(输出)功率1080KW,提取温度为40℃,提取时间40min。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CO2萃取白芷挥发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杨祖金  雷华平  葛发欢 《中药材》2005,28(8):661-662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分离白芷挥发油.利用气相-质谱联机技术分析超临界CO2萃取的白芷挥发油,共分离出73个组分,对其中的41个进行了鉴定.超临界CO2萃取白芷挥发油,操作温度低,可大量保存对热不稳定及易氧化的挥发性成分,产品外观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灵芝提取动力学进行研究。方法:以第一定律为基础建立了灵芝提取的动力学模型,研究灵芝提取液中灵芝多糖浓度与提取时间、颗粒粒径、液固比和提取温度的关系,并通过灵芝的提取实验对动力学模型进行验证。结果:lnC与lnt,lnC与lnM,lnC与lnδ和lnC与lnT成良好的线性关系,与建立的动力学模型结果一致,该模型可较好地反映提取液中灵芝浓度与提取时间、颗粒粒径、液固比和提取温度之间的关系。结论:建立的灵芝多糖提取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超滤膜技术分离杜仲叶绿原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超滤膜技术应用于杜仲叶绿原酸的分离纯化。方法:以绿原酸转移率为指标,考察料液温度、超滤压力、超滤时间、膜截留分子量对绿原酸转移率的影响。结果:膜截留分子量200000,超滤温度40℃、超滤压力0.36MPa、超滤时间20min、加水量24L时,绿原酸转移率为99.38%。结论:超滤膜技术分离纯化杜仲叶绿原酸效果较好,可应用于产业化。  相似文献   
7.
简要地介绍了纳滤膜分离技术的概念及原理,通过纳滤技术与传统的真空减压浓缩技术在中药浓缩中的比较,指出纳滤技术的优势,并分析了当前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杜仲叶的绿原酸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杜仲叶中绿原酸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并用此方法测定不同产地的杜仲叶绿原酸含量,以控制其质量.方法 Elite Ilypersil C18柱,以乙腈-0.4%磷酸(8:9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7nm,流速0.8mL/min,拄温30℃.进样体积10μL.结果 各组分达到基线分离,绿原酸在0.04~1.07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P=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表明该法适用于杜仲叶的绿原酸含量测定.采用该法对7种不同产地的杜仲叶进行绿原酸的含量测定.结果 表明贵州遵义产杜仲叶绿原酸含量较高,湖南张家界产杜仲叶绿原酸含量较低.结论 本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杜仲叶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罐组动态逆流提取中药杜仲叶中总黄酮和绿原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杜仲叶中有效成分总黄酮和绿原酸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罐组动态逆流提取与传统单罐提取两种提取工艺提取杜仲叶中的总黄酮和绿原酸.所得滤液浓缩、喷雾干燥得到干粉,对干粉进行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测定.结果:罐组动态逆流提取所得干粉量、干粉中总黄酮和绿原酸的含量、总黄酮和绿原酸的提取率分别是传统单罐提取的1.70倍、1.11倍、1.35倍、1.56倍和2.30倍.结论:罐组动态逆流提取技术能更完全的提取出杜仲叶的有效成分,所得产品有效成分含量高.  相似文献   
10.
酶法提取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的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锦珂  李金华  葛发欢  黄裕  杨祖金 《中药材》2008,31(9):1423-1425
目的:探索酶法提取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的新工艺.方法:用雨生红球藻粉为原料,以虾青素的提取率为指标,通过纤维素酶对雨生红球藻进行酶解处理,然后用乙醇提取虾青素.考察了酶解液初始PH值、酶解温度、酶用量、酶解时间对虾青素提取率的影响,并与传统的乙醇直接提取方法比较.结果:酶解法提取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液初始pH值4.5、酶解温度45℃、酶用量1.5%、酶解时间15 h.在此条件下虾青素的提取率达94.6%,比乙醇直接提取法高61.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