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4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广西滨海生态过渡带的药用植物及其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广西滨海生态过渡带的药用植物及其可持续利用对策.方法 对广西中越边境海陆生态过渡带的药用植物和传统利用进行初步调查.结果 记录该地区野生植物634种,其中药用植物396种,以清热解毒药、祛风湿药等见长.部分红树植物在民间长期作为药用.结论 应保护生态过渡带药用植物的生境和多样性,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掘这些药用植物在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及促进免疫等方面的作用,培育优质药源,研发特色方药新品及保健品,打造广西海陆生态过渡带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品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排钱草总物碱抗肝纤维化作用与干扰素-γ(IFN-γ)的关系。方法腹腔注射猪血清复制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动物模型,给药8周后,测定大鼠血清IFN-γ的含量并观察肝脏组织结构变化。结果排钱草总生物碱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清IFN-γ的含量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肝脏病理切片观察各给药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减轻。结论排钱草总生物碱能提高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IFN-γ的含量,改善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3.
复方红豆杉胶囊抗肿瘤药效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复方红豆杉胶囊抗肿瘤的药效作用。方法 :分别按 14 5g kg、7 2g kg、3 6g kg剂量灌胃给药 ,观察对动物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及对动物体重等的影响。结果 :复方红豆杉胶囊能显著抑制小鼠S1 80 实体瘤和肝癌H2 2 实体瘤的生长 ,增强荷瘤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迟发超敏反应和小鼠半数溶血值 ,延长荷瘤小鼠耐常压缺氧的生存时间 ,对抗环磷酰胺引起的小鼠体重下降。结论 :复方红豆杉胶囊有扶正、祛邪和增效作用 ,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排钱草总生物碱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HA、ALT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排钱草[Desmodium pulchellum(L.)Benth]为民间常用草药,一般用来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钟氏等[1]曾报道排钱草的水、醇提物均能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脏中羟脯氨酸(Hyp)含量,减少大鼠肝细胞坏死和减轻胶原纤维增生.为进一步探讨排钱草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理,我们就排钱草总生物碱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的透明质酸(HA)、谷丙转氨酶(ALT)指标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排钱草对四氯化碳 (CCL4 )致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胶原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 :通过灌胃(ig)给药相当于原生药 5g/kg体重和 3g/kg体重 (下同 )的排钱草水提物和醇提物。结果 :连续给药 8周后各治疗组肝脏胶原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 (分别P <0 .0 5、P <0 .0 1或P <0 .0 0 1) ,肝脏病理组织检查亦显示各治疗组肝细胞变性坏死及肝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轻 ,而各治疗组之间以及与阳性组、空白组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结论 :排钱草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其机理可能与其能保护肝细胞免受损伤破坏 ,从而间接减少肝内胶原纤维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岩藻黄质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氧化应激和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模型、岩藻黄质和水飞蓟宾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皮下注射CCl4溶液,2次/周,连续8周。造模同时,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空白和模型2组均给予等体积无菌水。8周后处死大鼠,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透明质酸(HA)、羟脯氨酸(HYP)、层粘连蛋白(LN)含量以及α-SMA、TGF-β/Smad3通路主要mRNA和蛋白表达;并检测肝组织病理变化和纤维化。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ST、ALT、T-BIL、D-BIL、HA、HYP、LN、MDA,肝组织α-SMA mRNA和α-SMA、TGF-β、p-Smad3蛋白水平显著上调,而SOD和GSH-Px含量降低,肝脏可见细胞结构破坏,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胶原沉积和纤维增生;与模型组相比,岩藻黄质和水飞蓟宾可显著逆转大鼠血清ALT、AST、T-BIL、D-BIL、HA、HYP、LN和MDA的升高及SOD和GSH-Px的降低,并缓解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此外,岩藻黄质可显著抑制肝组织α-SMA、TGF-β mRNA和α-SMA、TGF-β、p-Smad3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岩藻黄质通过抑制TGF-β/p-Smad3通路缓解大鼠肝纤维化水平,调节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壮药黄根醇提物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的病理学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分为不同浓度给药组、模型组和空白组。采用CCL4造模,同时给药。6周后,取肝脏左叶标本用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HE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肝脏纤维的增生程度。结果:高剂量组大鼠肝细胞变性坏死减轻,部分大鼠可见假小叶,大鼠纤维增生程度得到明显抑制。结论i黄根醇提物可使大鼠肝细胞变性坏死程度减轻,提示黄根具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壮药黄根醇提物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系数及血清AsT、ALT、ALB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分为不同浓度给药组、模型组和空白组。采用CCL造模,同时给药。6周后,腹主动脉采血,于宣温静置1.5h,2500rpm离心15min,取上层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AST、ALT、ALB的含量。剖取肝脏,称重,计算肝脏指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及秋水仙碱组可降低大鼠肝脏指数,且升高ALB含量。结论:黄根醇提物高剂量组能提高CCl4所致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的ALB含量,降低因肝纤维化而增高的肝脏指数,提示黄根醇提物有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广西20种传统瑶药抗肿瘤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广西20种传统瑶药进行抗肿瘤筛选研究。方法:复制小鼠S180、H22腹水瘤和肉瘤动物模型,分别观察药物对小鼠的生命延长率和肿瘤抑制率的影响。结果:经3次实验,在生命延长率方面:对S180腹水瘤小鼠平均生命延长率超过50%的有葫芦钻、双钩钻高低剂量组,上山虎高剂量组和猛老虎、小红钻低剂量组;对H22腹水瘤小鼠平均生命延长率超过50%的有六方钻和双钩钻高剂量组。在肿瘤抑制率方面:对S180肉瘤平均抑制率超过30%的有槟榔钻、四方钻、葫芦钻和麻骨钻高低剂量组,大红钻和双钩钻高剂量组,下山虎、毛老虎和九龙钻低剂量组;对H22肉瘤平均抑制率超过30%的有大红钻、铜钻、小钻和葫芦钻高低剂量组,猛老虎高剂量组,四方钻和麻骨钻低剂量组。结论:葫芦钻、双钩钻等部分广西传统瑶药对S瘤和H瘤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东莨菪内酯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预防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CCl4花生油混合液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SPF级KM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和东莨菪内酯高、中、低剂量组,灌胃给药1次/d,连续给药10 d。末次给药前12 h,腹腔注射1%CCl4花生油混合液,禁食不禁水12 h后麻醉取血,测定血清中ALT、AST、ALB、T-Bil、TP、UREA、CREA、UA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对比较,东莨菪内酯中、高剂量组能降低血清中ALT、AST、T-Bil水平(P<0.05),提高ALB、CREA含量接近正常水平(P<0.05),肝组织变性及坏死等病理症状明显改善。结论:东莨菪内酯能减轻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程度,具有较好的预防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