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20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的发作性剧痛,多发于中老年人,40岁以上患者占70%~80%,发作时表现为面颊上下颌及舌部明显的剧烈电击样、针刺样、刀割样疼痛,持续时间短,突发突止,间歇期完全正常。中医将其归属于"面痛"范畴,多从风热立论,笔者跟随导师临证过程中,发现《医宗金鉴》的芎芷石膏汤治疗风热上犯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卒中的发生率日益升高,致使卒中后抑郁人数渐渐增多。目前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周期较长,患者依从性差,容易造成病情迁延,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疗效颇佳,本文将从心肾方面阐述本病,为本病的中医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动态心电信号数据压缩的神经网络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神经网络算法用于动态心电信号的数据压缩。神经网络采用了反向传播算法(PB算法)的三层感知机。两个相同结构的神经网络构成的压缩系统能适应心电信号的变化,具有较高的压缩比和压缩精度。  相似文献   
4.
ECG自动分析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ECG主要特征参数的自动分析技术进行了综述。在QRS波检测中,介绍了基本信号处理的方法、基于图象识别的方法以及最近的子波变换、神经网络方法。同时介绍了P波、T波和ST段检测中的主要方法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行业培训是输血事业稳步发展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等级医院、不同岗位的培训对提高输血水平、推进输血事业稳步发展的作用。方法针对管理层、临床医护人员的不同需求选择培训教材,从输血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并将相关法规条款细化融于课程中,探索适合,临床用血单位的行业培训模式。结果学员知识层次、操作技能及软硬件配备等均有一定改善,推动了输血医学的学科建设,提高了临床输血水平。结论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训教材,采取业务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分层次、多维度的培训模式,可有效提高输血行业从业人员的素养,进而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6.
ECG自动分析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对ECG主要特征参数的自动分析技术进行了综述。在QRS波检测中,介绍了基本信号处理的方法、基于图象识别的方法以及最近的子波变换、神经网络方法。同时介绍了P波、T波和ST段检测中的主要方法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时心电信号的时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旨在阐明心电信号的时频成分可以反映冠状动脉血流量(CBF)。犬冠状动脉(CA)不同程度狭窄时,用功率谱和滑动窗指数分布时频分析法(RWED)分析心电信号的特征性变化。观察结果表明心电信号的时频成分中确实存在着一些规律性变化,能较敏感地反映心肌缺血程度  相似文献   
8.
ECG信号的小波变换检测方法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5  
本文反小波变换应用于ECG信号的QRS波检测。利用二进样条小波对信号按Mallat算法进行变换:从二进小波变换的等效滤波器的角度,分析了信号奇异点(R峰点)与其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对的零交叉点的关系。在检测中运用了一系列策略以增强算法的抗干扰能力、提高QRS波的正确检测率。经MIT/BIH标准心电数据库检测验证,QRS波正确检测率高达99.8%。  相似文献   
9.
应用经食道心房调搏检出房室结双通过22例,检出率11.22%,无器质性心脏病18例,占81.82%。其中食道心房调搏诱发及终止室上速6例,其中4例用异搏定后房室结双通道功能消失,未再诱发室上速。S1S2扫描的房室结双通过检出率81.82%比S1S1检出率18.18%高。  相似文献   
10.
1998—10-01《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的献血体制经历了各单位分指标、下任务,组织献血的计划献血时期,近年终于进入全面实行自愿无偿献血的模式。但是由于医疗水平的发展与医疗保险政策的实施,各地用血量连年攀升,各血站库存常常处于应急状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