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Notch/Hes1通路与血管内皮CD34、CD144作用机制。方法采取左肾切 除术+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STZ复制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贝拉普利 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设正常对照组,药物干预8周。观察24 h尿白蛋白、HE染色肾组织病理、免疫 组化肾组织Hes1、Western blot法检测CD34、CD144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24 h尿白蛋白、Hes1、CD34、CD144的 含量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能降低24 h尿蛋白(P<0.05),中药各剂量组均能明显 降低肾组织Hes1、CD34含量(P<0.05),中药高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肾组织CD144含量(P<0.05);与西药组比较,中药各剂量组 均能降低CD34(P<0.05),中药低剂量组降低CD144(P<0.05)。病理观察模型组大鼠出现肾小球硬化、萎缩,系膜基质增多、系 膜出现增厚增宽并可见结节样增生等改变;中药高、中剂量组对上述病理改变有积极改善。结论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可以降低 模型大鼠肾组织Hes1和CD34、CD144,发挥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延缓DN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脾不统血证主要存在于血液系统、女性生殖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中,本文从古医籍以及现代医学研究两方面对脾不统血的源流及本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气虚型胸痹模型大鼠的发病机制与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结扎复制冠心病心气虚模型,分为模型组、药物反证组、针药结合反证组、正常组,测定血清中VEGF、cTnⅠ含量.结果 药物反证组、针药结合反证组较模型大鼠血清中VEGF和cTnⅠ的含量明显降低,模型组较正常组大鼠血清中VEGF和cTnⅠ的含量明显升高.结论 血清VEGF、cTnⅠ水平的变化与气虚型胸痹的发病机制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真心痛"等范畴.中医学古代文献中对本病症状的描述、病因病机论述也有记载."胸痹"之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心痛"病名最早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素问·标本病传论篇>有"心病先心痛之说",<灵枢·五邪>篇也指出:"邪在心,则病心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孙文垣医案》中治疗痹证的用药规律。方法对孙一奎治疗痹证的药物进行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频数分析结果表明,甘草的使用频数居首位,其次为薏苡仁、黄柏、当归、苍术、威灵仙、五加皮、红花、人参、茯苓等。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甘草、人参、薏苡仁、茯苓聚为一类,当归、红花、防风聚为一类,苍耳子、半夏、陈皮、苍术、五加皮聚为一类,牛膝、白芍、秦艽聚为一类,黄柏、黄芩聚为一类,威灵仙聚为一类。结论孙一奎力主从痰湿治疗痹证,以甘温药物健脾化湿,以苦寒药物辅佐,清化痰湿郁热。  相似文献   
6.
王宗殿  窦伦平 《医学文选》1995,16(3):223-224
真武汤系由茯苓、芍药、生姜、白术、附子所组成,《伤寒论》316条、84条以其主治少阴阳虚水停及太阳病过汗所致阳虚水泛之证。近年来,笔者以其方加减,先后治疗癃闭、遗尿、溢饮、头昏等病证,均获比较满意的疗效,现简介如下:1 癃闭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气虚型胸痹模型大鼠的发病机制与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结扎复制冠心病心气虚模型,分为模型组、药物反证组、针药结合反证组、正常组,测定血清中VEGF、cTnI含量。结果 药物反证组、针药结合反证组较模型大鼠血清中VEGF和cTnI的含量明显降低,模型组较正常组大鼠血清中VEGF和cTnI的含量明显升高。结论 血清VEGF、cTnI水平的变化与气虚型胸痹的发病机制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李玲秀  张成文 《临床荟萃》1996,11(12):562-563
对肝纤维化的诊断过去主要依靠肝脏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此法有一定局限性,不宜常规随访及观察。近年来血清学方法诊断肝纤维化受到广泛重视。本文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30名正常人和65例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清Ⅲ型前胶原(Type Ⅲ Procollagen,PCⅢ)及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以比较二者在诊断肝纤维化中的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 肝病患者:慢性迁延性肝炎(Chronic Persistent Hepatitis,CPH)21例,其中男18例,女3例,年龄15~59岁;平均28.9岁。慢性活动性肝炎(Chronic Active Hepatitis,CAH)22例,其中男20例,女2例,年龄20~48岁,平均35.9岁。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22例,其中男19例,女3例,年龄25~58岁,平均45.7岁。全部病例诊断均符合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  相似文献   
9.
我们根据CD4+T细胞识别抗原位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征,设计了一个具有查找两亲性螺旋状结构(amphipathichelixstructure)肽段功能的计算机程序。用该程序对HCV-1型病毒C、E(E1、E2/NS1)、NS5蛋白一级结构进行分析,发现这些蛋白区存在CD4+T细胞识别位点。此结果支持了CD4+T细胞对HCVC,E,NS5区可发生增殖反应的结论。提示该程序可作为一种预测CD4+T细胞识别HCV抗原位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教育手段的不断进步,中医诊断学作为一门连接基础和临床的桥梁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课程组积极探索创新线上教学模式,保障教学质量。利用人工智能、自适应引擎、机器学习等新兴技术,引入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推进教学改革。教学模式灵活多样,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