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血友病     
宋军,男性,2岁零10个月。于1981年2月初,因发热咳嗽臀部注射药物后,针眼处渗血不止,并发现两膝两踝关节肿大,触之哭甚,经治疗月余无好转。同年4月初在省血液病研究所检查,系缺乏凝血因子Ⅷ,诊为血友病。住本院儿科病房,应用抗生素、维生素、激素、止血药、输血,中药曾服十全大补汤、归脾汤、十灰散、云南白药,及关节腔抽血加压包扎等治疗,未见  相似文献   
2.
增智合剂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益 《四川中医》2003,21(9):26-28
为了观察增智合剂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 (VD)的临床效果 ,将 87例VD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增智合剂 ,对照组用喜得镇 ,采用随机方法给药。结果显示 :治疗组总体疗效肯定 ,临床症状的改善显著 ,脑电地形图改变、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5 )。在观察中未发现药物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穴位埋线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8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综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26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6.
笔者于1980~1989年采用羊肠线穴埋入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88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临床资料较完整的部分病例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48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全部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大多有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胃脘痛史及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泛酸暖气等胃病症状。其中男性368例,女性126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2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31年;溃疡面0.5cm以下386例,0.5cm~1.0cm102例。  相似文献   
7.
类风湿性关节炎症情顽固,病程缠绵,中西医治疗均感棘手。我科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自拟顽痹合剂治疗本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1980年9月至1986月12月临床观察的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按美国风湿病学会(ARA)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收治了13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6例和对照组36例。其中治疗组男33例,女63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10岁,平均32岁;病程最长31年,最短2月。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临床应用氨茶硷的棘手问题,通过复习文献,结合自己临床的实践经验,认为通过临床的认真观察症情变化,口服静脉以逐渐加量,并注意药物的个体差异性,及药物的相互作用。临床应用既要效果好又要避免毒副作用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案一:邵某,女,22岁,学生,1988年12月5日初诊.于今年8月初,发热恶寒,咳嗽,经治疗热去,但咳嗽咯痰屡治不除.至秋复外感后日趋加重,并见胸闷,气喘,住省级医院月余,应用抗生素、激素、解痉平喘剂.确诊为内源性哮喘.诊见胸闷气粗,  相似文献   
10.
刘某,男,69岁。患者有秋冬季咳嗽咯痰史10余年。春节期间劳累后突然高热咳嗽,咯痰,气急,周身不适,体温39.6℃。在某医院经抗感染、止咳等治疗5天,症状未得缓解,且有加重之势,遂来我院求治。门诊以“两侧支气管肺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收入院。入院后以大剂量抗生素及中药宣肺清热之剂治疗6天,症状不减,痰菌培养为克雷白杆菌。据药敏试验应用先锋霉素V、氧哌嗪青霉素、复方甘草片、痰咳净、中药千金苇茎汤合桔梗汤加石膏、鱼腥草等治疗8天,仍高热不退,咳吐大量脓痰,有时为酱色痰,不易咯出,呼吸困难,面色紫绀,频发早博,多个导联S-T段低平。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湿罗音。血气分析结果提示“呼吸性酸中毒失代偿,重度低氧血症”。胸片见两肺满布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