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7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歌诀]小雪雪降温肾阳,早卧晚起着寒装,八段太极晒太阳,保护心脑滋膏方,温补益肾栗腰果,丹参山楂血黏降。1原文解释养生宜做到早睡晚起,注意防寒保暖;多食温补益肾食物,如栗子、山药等,可常食丹参、山楂等避免血液黏稠,也可服用膏方以保护心脑;多做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以健体防病;常晒太阳避免精神抑郁。2节气特点每年公历的11月22~23日,视太阳到达黄经240°时为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  相似文献   
2.
[歌诀] 立夏养阳重护心, 调息静气午觉稳, 常食葱姜做有氧, 晚喝酒粥气血畅, 牛奶豆肉补营养, 果蔬纤维菜粗粮. 1 原文解释 立夏养生的重点在于养阳、养心.饮食上应多吃葱姜等升发阳气的食物,晚饭宜常食粥以养胃生津,可少量饮酒以行气活血;适量食鱼、瘦肉、蛋、奶和豆类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当搭配粗粮.  相似文献   
3.
療諸病藥方六十八[1]道【原文】萬應圓甘遂三兩芫花二[2]兩大戟三[3]兩大黃三兩[4]三棱三兩巴豆二兩,和皮[5]幹漆二兩,炒莪術[6]二兩當歸五[7]兩桑皮二兩硼[8]砂三兩澤瀉八[9]兩山梔仁二兩檳榔一[10]兩木桶一兩雷丸一兩訶子一兩黑牽牛五[11]兩五靈脂五兩皂角七定,去皮弦右件二十味,搓碎,洗淨。入米醋二鬥[12],浸三日。入銀[13]器或石[14]器內慢火熬,令醋盡。培幹焦,再炒為黃色,存性。入後藥:木香一兩丁香一兩肉桂一兩,去皮肉豆蔻[15]一兩白術一[16]兩黃芪一[17]兩沒藥一兩附子一兩,炮去皮臍[18]茯苓[19]一兩赤芍藥一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治疗小儿发热验案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认为,小儿发热主要是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对外界抵抗力弱,容易受外邪侵袭所致.对于发热一证,既有感邪性质的不同,又有寒热并存、夹湿邪、夹食滞之不同,所以临证必须四诊合参,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5.
华佗《中藏经》校注后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藏经》整理研究,在李聪甫研究员主持与指导下,勘误订讹,注难析疑,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终致版归一式。今将本次校注所需誌之者,列述于后。1《中藏经》作者及成书年代考《中藏经》始载于宋·郑樵《通志·艺文略》医方下,题曰华氏中藏经。陈振孙《直齐书録解题》録为中藏经一卷,汉谯郡华佗元化撰。然而,关于本书及其作者之真伪,代有考辨而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6.
孙光荣教授是北京同仁堂中医药大师,主任中医师,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副院长,<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主编,北京二十一世纪环球中医药网络教育中心(世中联(北京)远程教育科技发展中心主任/名誉主任,是我国著名的中医药临床家,中医药文献学家,是我国中医药文献研究学术带头人之一,是我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创始人之一,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主任委员、中医药文化分会副主任委员、亚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编辑出版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医药文化与科普委员会委员.孙光荣教授研习中医药已60年,我辈有幸侍诊于同仁堂,聆听高论于教厅,习读医论著作于书册.对孙光荣教授的学术思想有了一些初步认识,现总结如下,以裨益医界同道.  相似文献   
7.
<正>我们已连续举办了数期"微创穴位埋线培训班",在杨建宇、李彦知等教授带领下编写了《微创穴位埋线》培训教材,我们深感微创穴位埋线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工作的急迫和急需.现就我们的一些思考撰文,以供各位同  相似文献   
8.
1 原文解释 立秋后虽然有些地方会刮起凉风,但因秋阳肆虐,很多地方天气还非常炎热,应谨防"秋老虎"伤人.在饮食上要少吃葱、姜、蒜等辛辣食物,多吃酸味食物.选择散步、太极拳、爬山等项目进行运动,以解除"秋乏";适当食用防暑降温之品以消暑敛汗、健脾开胃.在精神方面要做到内心宁静、心情舒畅,切忌悲忧而伤肺.  相似文献   
9.
10.
[歌诀] 夏至心静自然凉, 晚睡早起午休躺, 暑伤津气炎热防, 切忌饮食过寒凉, 神清气和胸宽畅, 户外防晒讲着装. 1 原文解释 夏至气候炎热,光照强烈,养生方面应注意防暑、防晒.每天需晚睡早起,适当午休;饮食方面避免过度寒凉;保持神清气爽,做到心静自然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