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目的 通过 TOPSIS法(techniquefororderpreferencebysimilaritytoanidealsolution)综合评估黑种乌头(铁 棒锤,Aconitumpendulum Busch.,APB)和白种乌头[甘青乌头,Aconitumtanguticum(Maxim.)Stapf.,ATS]的体外抗 神经病理性疼痛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小胶质细胞 BV2,用三磷酸腺苷(ATP)诱导体外神经疼痛模 型。设空白对照组(NC)、模型对照组(MC)及 APB和 ATS醇提物给药组,以细胞活力、NO 释放量、炎症因子IL-6、iNOSmRNA 表达和 P2X4、P2X7mRNA 表达等作为评价指标,探讨 APB和 ATS对各指标的影响。并通过 TOPSIS法将 各指标数据归一化,计算两者相对接近度,综合评价优势方案。结果 ATP可导致 BV2细胞活力下降并促进细胞上清 液中 NO 的释放,使iNOS和IL-6mRNA 水平显著升高,而 APB和 ATS提取物可显著抑制上述指标变化。而且,APB 和 ATS对 ATP诱导的 P2X7mRNA 水平上调具有更明显抑制作用。TOPSIS法结果提示,ATS的相对接近度比 APB 更靠近理想方案 NC组。结论 APB和 ATS均可显著抑制 ATP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且通过 TOPSIS法综合分析 可得,ATS在抗神经病理性疼痛方面可能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藏医治疗疫病的用药规律及肺疫方剂药性。方法 收集和整理藏医古籍文献中治疗疫病的方剂,运用IBM SPSS软件进行藏药频数、聚类和因子分析,运用SPSS Modeler和TBtools软件分别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肺疫病方剂的药性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160首方剂,涉及219味藏药材,统计频次≥16的高频藏药材34种,多以清热、解毒祛瘟和消疫药材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28项药物组,体现出藏医消疫祛邪、调隆祛寒的用药特点。聚类分析得到8个药物组合,反应了泻疫解毒和除瘟镇痛的藏医治法特点。因子分析提出6个公因子,反应了驱虫止疠的藏医治法,并表明藏药五味麝香丸在治疗疫病方剂配伍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治疗肺疫经典方剂的藏药材主要以草本类药材为主。方剂药性聚类结果显示凉、钝、稀等治疗赤巴的药性值最高,符合藏医消疫、清热和调“隆”的治疗原则。结论 藏医治疗肺疫病主要采取消疫清热为主、调“隆”补益为辅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3.
海南狗牙花的生物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东博  杨勇  宋忠兴  孙萌  李啟恩  唐志书 《中草药》2017,48(7):1286-1291
目的对海南狗牙花Ervatamia hainanensis的生物碱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MCI以及半制备HPLC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海南狗牙花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生物碱,分别鉴定为冠狗牙花碱(1)、19-表海尼山辣椒碱(2)、9,10-二甲氧基冠狗牙花碱(3)、老刺木碱(4)、老刺木碱-4-氮氧化物(5)、3-oxo-19-epi-heyneanine(6)、劲直胺(7)、deacetylakuammiline(8)、pandine(9)、rhazicine(10)、rhazicine N(4)-oxide(11)、rhazimine(12)。结论化合物8、10~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5~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红景天属药用植物资源现状进行评价,考证藏医用药品种,提出合理化的保护利用建议。方法:通过文献调查、野外实地调查和市场调查,对收集的资料和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结果:详细描述了青海8种红景天属药用资源分布特点及资源现状,编制了红景天属植物检索表,制订了红景天属药用植物的分布表,确定了青海红景天商品药材主流品种来源,并对保护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结论:大花红景天、狭叶红景天和唐古红景天为当地藏医药用红景天的主要基原,且蕴含量较为丰富,应合理利用开发这一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5.
藏药曲玛孜为藏医常用药,用药历史悠久,早在公元8世纪宇妥·元丹贡布所著的《四部医典》里已有应用记载。曲玛孜生长在泥滩和田间,有高山、低地、山地、田生多种,《晶珠本草》记载其植物形态为"叶青色,剑状,茎有红色脉纹,穗镶形;茎细,花象白鸡蹲架,根象铜针并排"。但在较多汉文版藏医药书籍中,曲玛孜的植物形态描述有不一致,存在一物多名和多物一名的现象。本文通过对古代、现代藏医药文献中的考究,结合专家咨询和走访调研,证实曲玛孜藏药品种来源应该为蓼科大黄属的一类植物,它们是塔黄、小大黄、水黄、头序大黄、白小黄等植物,也有地区将穗序大黄、歧穗大黄作为曲玛孜代用品;在1972年出版的汉文版《青藏高原药物图鉴》以后,许多汉文版藏医书籍将西伯利亚蓼作为藏药曲玛孜,这可能是因为西伯利亚蓼植物形态与《晶珠本草》记载的"生长在泥滩和田间,叶青色,剑状,茎有红色脉纹,穗镶形"相似,在藏文翻译为汉文过程中的误译而导致的误用。根据记载,曲玛孜具有泻"黄水",消水肿之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水病"。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研究藏药吉堪明目方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肠道菌群、氧化应激、血管异常新生的影响,探讨吉堪明目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合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0 mg·kg-1诱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模型,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羟苯磺酸钙组、吉堪明目方低、中、高剂量组,另设空白对照组。进行体重、空腹血糖值的常规监测;并于造模成功3个月后连续给药8周,而后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的含量;采用苏木素和伊红染色观察视网膜常规病理改变,消化铺片观察微血管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藏药吉堪明目方对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结果 吉堪明目方可降低模型大鼠体重的下降趋势,对血糖无明显影响,可减轻视网膜病理改变,改善视网膜血管紊乱形态。吉堪明目方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ICAM-1含量(P<0.05)。吉堪明目方各剂量组可显著降低ANG Ⅱ含量(P<0.05,P<0.01)。吉堪明目方各剂量组可显著降低VEGF、HIF-1α含量(P<0.05,P<0.01)。吉堪明目方可以有效抑制模型对照组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减少的趋势,以吉堪明目方低剂量组的抑制效果最为显著。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肠道菌群在属水平上有显著变化;给药后,糖尿病大鼠的肠道菌群开始恢复正常,其中以吉堪明目方中剂量组对大鼠肠道菌群调节作用最好。主成分分析表明,空白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阳性药及各给药组对模型大鼠的总体表现均有明显的回调作用,以吉堪明目方中剂量组、吉堪明目方高剂量组效果最佳。结论 吉堪明目方能够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调节肠道菌群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阐释含藏药材榜嘎方剂的组方和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数据挖掘方法,从《藏药方剂大全》和《四部医典方剂大全》中搜集所有含藏药材榜嘎方剂,利用Spss Modeler 18.0应用软件分析各藏药之间的关联性,用Gephi制作各药物之间的可视化关联图。结果:共收集到331首含藏药材榜嘎方剂,涉及285味药材。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榜嘎多与治疗藏医“赤巴”病、中毒症和疫热病的药物联合使用,频次、置信度和支持度均最高的药物组合分别为榜嘎-诃子、榜嘎-牛黄、榜嘎-藏红花。含藏药材榜嘎方剂的主治疾病依次是藏医“赤巴”病、中毒症和疫热病。结论:含藏药材榜嘎方剂的组方特点与主治疾病性质息息相关,充分彰显藏药药性和方剂配伍理论特点。这一规律在含榜嘎藏药方剂的临床用药和新药创制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选小檗皮总生物碱提取物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并建立其质量标准,为该有效部位的制剂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考察小檗皮总生物碱提取物的纯化工艺,考察的工艺参数包括上样液质量浓度、上样速度、树脂柱径高比、水洗用量、洗脱剂体积分数及用量、洗脱流速等。采用HPLC测定小檗皮总生物碱提取物中4种生物碱类成分(木兰花碱、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流动相乙腈-0. 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 nm,确定最佳纯化工艺。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的要求进行小檗皮总生物碱纯化物的薄层色谱鉴别、含量测定、特征图谱等质量标准研究。结果:小檗皮总生物碱提取物的最佳纯化条件为采用HPD100型大孔树脂10 g,树脂柱径高比1∶8,上样液质量浓度11 g·L~(-1),上样液体积50 mL,上样流速1 mL·min~(-1),加4 BV水洗脱(1 BV=15 mL),加30%乙醇9 BV洗脱;纯化后小檗皮总生物碱的转移率 80%,纯度 65%。建立了小檗皮总生物碱纯化物的质量标准,特征图谱中共有峰有19个,整体相似度均 0. 99。结论:优选的纯化工艺稳定可行,建立的质量标准可靠,适用于小檗皮总生物碱提取物的纯化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正常环境和高钙环境下,大鼠不同肠段中盐酸小檗胺对盐酸小檗碱肠吸收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外翻肠囊模型,通过HPLC检测不同配伍组外翻肠囊吸收液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对不同配伍组的单位面积吸收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相同时间点正常J70组(正常环境,盐酸小檗碱质量浓度70 mg·L~(-1))比较,120 min时正常J70+Ver100组(正常环境,盐酸小檗碱质量浓度70 mg·L~(-1),加入盐酸维拉帕米质量浓度100 mg·L~(-1))的单位面积吸收量在回肠段显著增加(P0.05); 30,60,90 min时高钙J70+A35组(高钙环境,盐酸小檗碱质量浓度70 mg·L~(-1),加入盐酸小檗胺质量浓度35 mg·L~(-1))在十二指肠的单位面积吸收量显著增加(P0.05); 30,90,120 min时高钙J70+A70组(高钙环境,盐酸小檗碱质量浓度70 mg·L~(-1),加入盐酸小檗胺质量浓度70 mg·L~(-1))在回肠的单位面积吸收量显著增加(P0.05)。相较于相同质量浓度的正常组,高钙J70+A35组、高钙J70+A70组中盐酸小檗碱的肠吸收更好。结论:盐酸小檗胺在一定程度上对盐酸小檗碱的吸收具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在高钙环境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一物多药"藏药材"巴鲁"和"达里"的用药规律.方法 应用"藏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数据库搜集含"巴鲁"和"达里"的经典方剂,并运用Ge-phi软件和SPSS Modeler 18.0软件,就"巴鲁"和"达里"方剂的配方组成、主治疾病频数、核心药物组合、方剂中各味药材的组合规律及高频主治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