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益心舒胶囊质量标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益心舒胶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人参、丹参、五味子和黄芪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人参皂苷Rg1,Re进行含量测定,采用Merk RP-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乙腈-0.05%磷酸溶液(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03 nm。结果:本品定性鉴别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易于识别;人参皂苷Rg1在进样量为0.399 2~3.992 0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人参皂苷Re在进样量为0.395 6~3.956 0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加样回收率平均达99.6%,RSD 1.9%。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简便、重复性好,提高后的质量标准能更有效的控制益心舒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超临界CO2萃取及超声强化超临界CO2萃取丹参酮工艺。方法:以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及总丹参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正交试验法优选丹参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参数,并用平行试验考察超声强化超临界提取工艺。结果:丹参超临界CO2萃取工艺为:药材粉碎过20目筛,以与药材等量的95%乙醇作夹带剂,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 h;通过超声强化作用,萃取压力可降至18 MPa,萃取时间缩短至1.5 h,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总丹参酮的提取率分别提高0.50%、1.11%、0.28%。结论:丹参超临界CO2萃取丹参酮工艺稳定、可行,超声对超临界CO2萃取丹参酮具有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其凤  冯柏康  李卫民  肖飞 《中成药》2011,33(3):442-445
目的:建立冬凌草分散片的体外溶出度测定方法,以控制其产品质量.方法:溶出介质为0.1 mol/L盐酸溶液,转速100 r/min,桨法.流动相为甲醇-水(50∶50),检测波长240 nm.结果:3批样品,平均溶出度为95.74%.结论:该方法可以用于测定冬凌草分散片中冬凌草甲素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超临界CO2萃取及超声强化超临界CO2萃取丹参酮工艺。方法:以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及总丹参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正交试验法优选丹参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参数,并用平行试验考察超声强化超临界提取工艺。结果:丹参超临界CO2萃取工艺为:药材粉碎过20目筛,以与药材等量的95%乙醇作夹带剂,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 h;通过超声强化作用,萃取压力可降至18 MPa,萃取时间缩短至1.5 h,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总丹参酮的提取率分别提高0.50%、1.11%、0.28%。结论:丹参超临界CO2萃取丹参酮工艺稳定、可行,超声对超临界CO2萃取丹参酮具有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6.
冯柏康  李其凤  李卫民  肖飞 《中国药房》2011,(35):3326-3328
目的:建立灵芝孢子油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并结合聚类分析法初步考察不同采收时间、产地及破壁工艺对灵芝孢子油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灵芝孢子油中甘油三油酸酯的含量,色谱柱为LiChrospher RP-18e(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异丙醇(梯度洗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采用系统聚类法对灵芝孢子油样品色谱中各特征峰的相对峰面积进行分析。结果:系统聚类法将供试品分成两大类,其中采收时间及破壁工艺对灵芝孢子油的质量影响明显,产地影响则不明显。结论:该方法能较好地为灵芝孢子油的质量评估提供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正交试验法优化SFE-CO2萃取大黄总蒽醌工艺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优化SFE-CO2流体萃取大黄总蒽醌工艺。方法:以大黄蒽醌类成分含量为考察指标,萃取物收得率为参考指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影响SFE-CO2流体萃取大黄最主要的3个因素及最佳萃取条件。结果:实验所得SFE-CO2流体萃取大黄最佳条件为:萃取压力18MPa,萃取温度60℃,95%乙醇作夹带剂,用量为2倍药材量。结论:SFE技术具有萃取效率高、速度快、环保等优点,本试验研究为大黄药材的开发提供有益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我科从2003年3月~12月患者及其家属与医护人员纠纷8起,现将发生原因及避免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莪术药材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其凤  施慧君 《中药材》2004,27(7):526-527
目的:建立莪术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莪术中莪术醇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吉马酮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莪术醇的薄层鉴别图谱斑点清晰,吉马酮的含量测定方法的线性方程为Y=76510X 151424(r=0.9999),精密度试验RSD为0.70%,重现性试验RSD为0.74%,48 h稳定性试验RSD为0.85%,平均回收率为99.72%.结论:该质量控制方法分离效果佳,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该质量控制方法切实可行,可以保证莪术药材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0.
参芪养生膏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参芪养生膏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人参、西洋参、黄芪、白芍、麦冬等进行定性鉴别;用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均能检出人参、西洋参、黄芪、白芍、麦冬;含量限度黄芪甲苷应不少于0.015mg/g。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快速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