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3 毫秒
1.
我院1985年1月~1990年3月共收治肝脓肿142例,符合巨大肝脓肿诊断标准的57例,我们对其中39例采用套管针穿刺置管引流,加甲硝唑液冲洗配合抗生素和支持疗法,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 本组男34例,女5例。年龄8~72岁。细菌性肝脓肿36例,阿米巴性肝脓肿3例。右叶35例,左叶4例。病程最短4天,最长180天。本组均有右上腹疼痛伴发热,明显压痛及叩痛,有黄疸者6例,肝大37例。右胸腔积液3例,肝支气管瘘1例,轻度肝、肾功能损害3例,贫血12例。2 操作方法 经B超确定脓肿的部位、大小、深度与皮肤距离方向。选择距体表最近或压痛点最明显处为穿刺点。患者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麻下先试穿抽得脓液后,做一长约1cm的皮肤切口,选用粗的套管式胸穿引流针,直接经皮肤切口垂直缓慢刺入。插到  相似文献   
2.
闭孔疝三例报告江永县人民医院朱文良闭孔疝是经髓骨闭孔突出的疝。临床上比较罕见,术前诊断困难,如延误诊断,治疗不当,常导致死亡。我院收治3例,报告如下。例1:女,81岁。以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5天急诊入院。入院时查:下腹部隆起,可见肠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I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动态增强MRI诊断和常规MRI诊断为肝脏局灶性病变的89例(116个)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动态增强MRI、常规MRI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结果 动态增强MRI检出恶性病灶75个,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97.4% (75/77);检出良性病灶32个,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82.1%(32/39).常规MRI检出恶性病灶53个,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68.8% (53/77);检出良性病灶31个,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79.5%(31/39).动态增强MRI诊断肝脏良、恶性病灶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1.5% (75/82)、94.1%(32/34),常规MRI诊断肝脏良、恶性病灶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6.9%(53/61)、56.4%(31/55).结论 动态增强MRI能提高肝脏良、恶性病灶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髌骨纵行骨折是一种较少见的骨折类型,好发于青壮年男性。由于髌骨的解剖位置以及纵行骨折面分离不大,所以在常规的正侧位检查中容易漏诊。作自2002年6月至2005年6月共发现漏诊7例髌骨纵行骨折,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肩袖损伤在MR检查时的不同扫描定位及在不同序列上的显示效果。方法对40例肩袖损伤患者行横断位T2WI,斜矢状位T1WI,斜冠状位脂肪抑制(STIR)及双斜冠状位T1WI、T2WI、脂肪抑制(STIR)扫描,分析斜冠状位与双斜冠状位图像对冈上肌、冈上肌肌腱以及肱骨干长轴的显示能力和对肩袖损伤的显示效果;以及在双斜冠状位各个序列(T1WI、T2WI、脂肪抑制STIR)中对肩袖损伤的图像显示效果按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和对显示结果比较。结果 40例肩关节的斜冠状位和双斜冠状位都能全部显示冈上肌长轴,且双斜冠状位能把冈上肌、冈上肌肌腱全长及肱骨干长轴显示于一幅图像中,而斜冠状位不能;斜冠状位(STIR)显示肩袖部分撕裂和完全撕裂的分别为13例和14例,双斜冠状位(STIR)分别为22例和14例;双斜冠状位T1WI、T2WI、STIR三个序列显示肩袖结构好、较好、差的例数分别为(10、26、32;14、11、7;3、2、1)双斜冠状位T1WI、T2WI、STIR三个序列发现冈上肌肌腱、肩胛下肌肌腱、冈下肌肌腱、小圆肌肌腱、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异常的例数分别为(4、21、28;2、9、15;1、6、10;0、2、4;0、1、2)。结论双斜冠状位对冈上肌、冈上肌肌腱全长及肱骨干长轴的显示能力和对肩袖损伤的显示结果均优于斜冠状位;双斜冠状位的脂肪抑制(STIR)序列对肩袖损伤的显示效果和结果均优于T2WI和T1WI。  相似文献   
6.
我院于 1996年 5月~ 2 0 0 1年 5月共收治肠梗阻 30 0例 ,对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进行如下分析。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0 0例中男 2 5 8例 ,女 4 2例。年龄最小 3天 ,最大 83岁。 15岁以下 114例 ,占 38 0 0 % ,16~5 0岁 110例者 36 33% ,5 0岁以上 76例 ,占 2 5 33%。1 2 病因 :粘连性肠梗阻 130例 ,占 4 3 33% (肠道术后2 7例 ,阑尾术后 2 6例 ,胃术后 13例 ,胆道术后 5例 ,脾脏术后 3例 ,胰腺术后 1例 ,外伤 1例 ,子宫及附件手术各 1例 ,疝修补术后 2例 ,其余为不明原因 5 0例 ) ;嵌顿疝 114例 ,占 38 0 0 %…  相似文献   
7.
1984年3月至1986年10月,对14例细菌性肝脓肿采用套管针插管引流,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男13例,女1例;年龄6~64岁。右叶单发10例,多发1例,左叶单发3例。14例均有发热,肝区疼痛,肝肿大,其中4例伴有黄疽,6例有肝功能损害,3例有腹水,10例血红蛋白<100g/L,13例白细胞>15×10~9/L。用青、链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家系成员EB病毒VCA-IgA抗体检测结果。方法对经县级及以上医院确诊的鼻咽癌先证者及其血缘父母进行调查和填写调查表,并采集外周静脉血8 mL,其中抗凝血5 mL分离、冻存,3 mL非抗凝血进行血清EB病毒VCA-IgA抗体滴度;对照组采用广西境内高发区自然人群。结果共收集鼻咽癌核心家系254例,建立家系成员资料数据库,并分析家系成员VCA-IgA抗体检测结果,其中先证者父母EB-VCA-IgA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建立规范的鼻咽癌核心家系数据库为今后进一步利用分子遗传学方法来研究鼻咽癌的病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奥沙利铂一线用于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后与雷替曲塞联合再引入二线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0年5 月至2014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收治的4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根据一线应用奥沙利铂的情况分为两组:A 组(一线使用不含奥沙利铂方案)20例;B 组(一线使用含奥沙利铂方案)28例。二线治疗方案:雷替曲塞3 mg/m2,静脉滴注,d1;奥沙利铂100~130 mg/m2,静脉滴注,d1;每21天1 次。结果:48例均可评价疗效,两组有效率分别为30.0%(6/ 20)、32.1%(9/ 28);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0.0%(16/ 20)、75.0%(21/ 2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6.5 个月、7.0 个月;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0个月、13个月;两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及中位总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264,0.514,0.713,0.788)。 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转氨酶异常和胃肠道反应,以Ⅰ~Ⅱ级为主;两组感觉神经异常Ⅰ~Ⅱ级发生率相近。结论:奥沙利铂再引入联合雷替曲塞二线化疗对曾使用过奥沙利铂一线化疗的患者仍然有效,无耐药性,安全可行,对不能接受伊立替康二线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是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1998年-2009年间在广西区肿瘤医院住院的鼻咽癌病人例数及地区分布。方法:收集广西区肿瘤医院1998年-2009年因鼻咽癌住院的3 654例住院病案,调查住院病人的单位、地址、邮编。分析广西各县市住院人数、比例及住院人数占当地人口总数的比例等。结果:鼻咽癌在广西区肿瘤医院住院人数及发病住院率(住院鼻咽癌人数占当地人口总数的比例)的前十位依次为:南宁、桂平、合浦、宾阳、贵港、平南、北海、柳州、来宾、武鸣。结论:鼻咽癌的住院率受多重因素影响,本次研究的高住院率地区对于高发地区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