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1.
2.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凝血测定被广泛应用于出血性疾病的诊断,血栓性疾病的溶栓治疗,抗凝药物的使用和预后分析提供依据。但是,很多凝血因子都是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因此在标本的采集测定过程中,如何减少各种因素的影响是保证检测质量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痰与饮在隋唐以前 是不加详分的 统称为痰饮 分为四类:即悬饮、支饮、溢饮、痰饮.金元以后 对痰和饮有了新的命名 认为清稀者为饮 稠浊者为痰.这就从形质上把两者区分开来.<景岳全书·痰饮>中所说:"痰之与饮 虽曰同类 而实有不同也 ……饮清沏而痰稠浊"之后 医家们又从病位上对痰证与饮证加以鉴别 认为饮邪多停留局部 而痰无处不到.张景岳说:"饮惟停积肠胃而痰 则无处不到.水谷不化停为饮者 其病全由脾胃;无处不到而化为痰者 凡五脏之伤皆能致之."  相似文献   
4.
ELLSA法是免疫诊断中的一项新技术,现已成功地应用于多种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及非传染病等各方面的免疫诊断,也已应用于大分子抗原和小分子抗原的定量测定。ELLSA酶标法应用范围很广,而且正在不断扩大,原则上ELLSA也可应用于检测一切抗原、抗体及半抗原,可以直接定量测定体液中的可溶性抗原。在实际应用方面可作疾病的临床诊断,疾病监察,疾病普查等。  相似文献   
5.
陈玮  高宁  翟付敏  曹桂琴 《河北医药》2008,30(7):971-972
目的 探讨前房内麻醉技术在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对84例(90眼)各种类型白内障随机分为2组,每组45只眼,分别在前房内麻醉下及传统的球后麻醉下实施乳化白内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并观察其麻醉效果和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早期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麻醉效果分为3级;Ⅰ级:无疼痛;Ⅱ级:轻微疼;Ⅲ级:疼痛;2组术中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期视力恢复情况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房内麻醉技术在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可行的,是超声乳化手术麻醉值得探索的新方法 .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白内障患者的角膜厚度在超声乳化术前后的变化。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手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56例(178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2、3天及1、3个月采用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中央及周边角膜厚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第1天角膜增厚最明显,第2、3天逐渐减轻,3d间角膜厚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个月逐渐恢复,3个月完全恢复,1、3个月角膜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角膜增厚以上方周边角膜为重,中央部次之,两个部位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厚度增加,但随时间推移逐渐恢复,3个月时恢复至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危象简称甲亢危象 ,是甲状腺毒症病情的极度增重 ,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并发症 ,此病不常见 ,但死亡率很高。甲亢患者较常见 ,甲亢危象一般占住院甲亢患者总数的 1%~ 2 %。近年来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 ,及甲亢患者术前的充分准备 ,我院甲亢危象已很少发生。典型甲亢危象的临床表现为高热 ,大汗淋漓 ,心动过速 ,频繁的呕吐及腹泻、谵妄、甚至昏迷 ,最后因休克、呼吸及循环衰竭以及电解质失衡而死亡。1 病  因甲亢危象的发生女性高于男性。老年多于儿童 ,甲亢危象可发生任何年龄 ,儿童少见。发病的内科诱因 1感染 :80 %的内科性危象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