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JL-GE对SD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观察银杏叶、白蒺藜全草提取物的复合制剂 (JL -GE)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选用18月龄雄性SD大鼠分为四组 ,分别用生理盐水、阿斯匹林和JL -GE(分两种剂量 ,Ⅰ组JL -GE150mg/kg/d ,Ⅱ组JL-GE300mg/kg/d)灌胃 ,半月后检测其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不同剂量的两个JL -GE实验组的高、低切变率下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低于生理盐水模型组 (P<0.01 ,P<0.05) ,其中纤维蛋白原含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而两个实验组动物红细胞压积与模型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JL -GE可能通过降低红细胞聚集性 ,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 ,降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改善SD大鼠的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我们应用倍他乐克对治疗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34例,随访二个月,已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1、资料2000年12月~2002年12月,我院住院病人34例,男29例,女5例,年龄60~78岁(68±8.2)岁。所有病例根据病史、体检及辅助检查,彩超示:室壁活动异常,左室收缩功能下降,LVEF<45%。胸片示:心胸比例>52%,以左室扩大为主。确诊为冠心病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其中心绞痛2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8例,心律失常4例。MYHA心功能Ⅱ级21例,Ⅲ级9例,病情稳定的心功能Ⅳ级4例。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瘦素(LE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多普勒超声仪测定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据其分为IMT正常组、IMT增厚组和斑块形成组3组,收集其一般临床资料,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LEP水平.结果:IMT增厚组及斑块形成组体质指数、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及LEP高于IMT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IMT与SBP、DBP、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LEP呈显著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LEP可能参与了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本期读片窗答案陈凡①曹俊娜②程纲②徐敏1诊断过程该患者为老年人,间隔5个月,纵隔明显增宽,形态似为主动脉扩张所致,临床上有高血压病史,故考虑为主动脉夹层,经MRI证实了X线平片诊断,清楚地显示撕裂的内膜、真腔和假腔(图3、4)。图3经左心房的横断位T...  相似文献   
6.
82例高血压病患者中,男58例,女24例,平均年龄57岁;对照组83例,男41例,女42例,平均年龄35岁。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初步建立蝎毒素ITX(Immunotoxin)蛋白组分的电泳分离方法和蛋白质组表达谱。 方法 :阴极电泳(T=18%,C=6%)对蝎毒进行分离,Bio-Rad Quantity-one电泳软件分析条带;双向电泳技术:第一向为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第二向电泳为垂直平板SDS-PAGE(T=18%)。在以上过程中分别对上样方式、等电聚焦程序等条件进行优化控制,利用PDQ7.1软件分析获得二维凝胶图像。 结果 :阴极电泳图谱显示蝎毒素ITX由7个蛋白组分组成;二维凝胶图谱显示蝎毒素ITX包含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约为5.8×103)而等电点不同9种蛋白组分,其中酸性蛋白质4种,碱性蛋白质5种。 结论 :通过各种条件的优化,初步建立了ITX的阴极电泳和双向电泳方法,获得了分辨率和重复性较好的阴极电泳图谱和二维凝胶图谱。  相似文献   
8.
我院3年中共收治6例输血疟疾患者, 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6例中男5例,女1例.年龄10~73岁,来自武汉市及其周围县市.发病时间2~5月份4例,10~1月份2例.病例分布于内、外、儿科.6例均于输血后6~18 d出现典型寒战、高热、大汗三联征,其中间日热3例,稽留热2例,弛张热1例.其它症状有乏力、肌肉酸痛、头痛、头晕.肝肿大2例,脾肿大1例.1例误诊为肿瘤,5例误诊为细菌或病毒感染性疾病,给予抗生素治疗无效.后经外周血或骨髓穿刺涂片检查均找到间日疟原虫,全部给予氯喹治疗,剂量第1天1.0 g,第2~3天各0.75 g,症状均在3 d内基本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胆红素和纤维蛋白原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10例脑梗死住院患者通过颈动脉多普勒超声确定有无颈动脉斑块,根据斑块的有无分为斑块组(72例)和无斑块组(38例)。2组之间性别、年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测定胆红素和纤维蛋白原水平,调查血糖、血脂及高血压等其他危险因素。结果:斑块组血胆红素,尤其是间接胆红素明显低于无斑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无斑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血清胆红素、高纤维蛋白原水平为颈动脉斑块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