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采用动物实验方法研究硼中子俘获疗法(BNCT)对于正常脏器的损伤作用,从而为其安全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实验动物裸小鼠随机分成单纯照射中子组(Ⅰ组),单纯给药组(Ⅱ组),BNCT 1、2、3组(Ⅲ、Ⅳ、Ⅴ组)。其中BNCT 1组为注射硼携带剂BPA(300 mg/kg,B.W.)2.5 h后接受超热中子束满功率照射10 min,BNCT 2组为注射硼携带剂BPA(500 mg/kg,B.W.)2.5 h后接受超热中子束满功率照射10 min,BNCT 3组为注射硼携带剂BPA(300 mg/kg,B.W.)2.5 h后接受超热中子束满功率照射15 min。实验完成后2周处理动物,将各组动物脏器心、肺、肝、脾、肾、膀胱切取后HE染色,病理切片,两名经验丰富的病理科医师观察脏器淤血,水肿,坏死,增生情况。结果将各组数据统计学处理采用等级计数资料的Ridit分析。结果显示各组心、肺、脾、肾、膀胱损伤及肝细胞坏死及非典型增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组织淤血、水样变性实验组损伤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NCT对裸鼠脏器损伤小,是一项安全的治疗方法,为进一步用BNCT治疗肿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硼中子俘获疗法(BNCT)治疗ACHN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建立ACHN肾透明细胞癌的荷瘤裸鼠模型。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5组,未注药对照组、未照射对照组、BNCT-I组、BNCT-II组和BNCT-III组,于腹腔注射二羟基硼苯丙氨酸(BPA)2.5 h后进行中子辐射。15 d后观察测量裸鼠肿瘤的大小,评价BNCT的治疗效果。结果辐射治疗后第15天,测得肿瘤体积的平均值分别为:未注药对照组(358.40±18.15)m3,未照射对照组(352.87±23.79)m3,BNCT-I组(277.11±42.33)m3,BNCT-II组(90.04±39.56)m3,BNCT-III组(212.70±52.61)m3。结论 BNCT治疗对ACHN肾透明细胞癌有明显的疗效,其效果与BPA浓度和辐射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益肾通方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肾虚血瘀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伴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肾虚血瘀型BPH伴勃起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给予坦索罗辛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肾通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评分、阴茎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PSV)、阴茎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阴茎动脉血管阻力指数(RI)及血清睾酮(ST)、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统计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小便不利、夜尿频多、无力排出、面色白及畏寒肢冷积分,IPSS评分及RI均显著降低(P均0.05),IIEF-5评分、PSV及EDV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ST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E2和LH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均0.05),FSH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性激素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通方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肾虚血瘀型BPH伴勃起功能障碍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体征,改善阴茎动脉血管参数指标,调节性激素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上尿路结石患者术后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血清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外周血白细胞(WBC)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21年6月北京核工业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18例上尿路结石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手术的患者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并发泌尿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ELISA法检测并发感染或未并发感染患者的血清PCT、TNF-α表达水平,并记录外周血WBC计数,采用ROC曲线评估三者对术后并发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患者结石大小、手术时长、术前尿培养阳性、尿蛋白阳性是术后并发泌尿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血清PCT、TNF-α、外周血WBC及三者联合分析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3、0.893、0.854、0.994。结论 结石大小、手术时长及术前尿路感染是术后并发泌尿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术后血清PCT、TNF-α、外周血WBC联合分析对并发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效能最优。  相似文献   
5.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全球每年有超过20万例新发病例及超过10万例死亡病例。约1/3患者就诊前已出现转移,超过40%的局限性RCC患者术后复发[1]。在我国RCC在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二,且发病率逐年上升。RCC诊断、分期和治疗的重要进展将会提高患者存活率并改变疾病的自然病程[2]。RCC分期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术前的准确分期有助于手术方式和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一、TNM分期系统解剖学早已被用于RCC分期。Flocks等首先提出肿瘤大小等自身特性及肿瘤  相似文献   
6.
吴宪伟  智静涛 《中国当代医药》2013,(15):171-171,173
目的 探讨坦索罗辛在输尿管下段结石ESWL后辅助排石的效果.方法 11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ESWL后给予抗感染,口服肾石通4 g Bid;治疗组58例,ESWL后给予抗感染,口服坦索罗辛0.4 mg Qd.每例患者治疗观察期不超过2周.结果 2周内结石排出率,对照组为38.5%(20/52),治疗组为75.9%(44/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ESWL后联合应用坦索罗辛可有效提高排石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内镜治疗应用于前列腺增生与尿道狭窄后并发感染临床特征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诊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内镜下进行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研究组则在内镜下进行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IPSS评分、Qmax水平和治疗前后患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逆行射精发生的例数对比以及术后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以及Qmax水平以及勃起功能对比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IP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勃起功能以及Qmax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治疗后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进行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治疗应用于前列腺增生与尿道狭窄后并发感染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减少出血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还可以改善患者的性功能,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评估比较经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与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在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间房山区良乡医院收治的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88例,根据就诊顺序分为A组和B组,每组有44例。A组患者的治疗术式选用FURL,B组的治疗术式则选用PCNL。比较A组和B组的手术情况相关指标,并于术后1周时,复查两组结石中的清除情况,并统计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用时及住院天数短于B组,出血量也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时,A组≥15mm以上的结石清除率低于B组,但其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中,FURL治疗的创伤小,安全性好,康复周期短,但是对于较大结石的清除效果不佳。而PCNL对于较大结石也能起到很好的清除作用,因此在实际应用时可综合患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