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雷  李凤霞  王文丽 《光明中医》2008,23(4):506-507
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种儿科较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好发于春夏之间,临床表现为以成批出现的,以双下肢为主的对称性分布的瘀斑或瘀点为主要特点,并可发内脏出血、腹痛、关节痛及肾炎。但皮肤紫癜不典型者,临床较容易误诊。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静点可以抑制抗原一抗体反应,封闭抗原,抗过敏,是治疗重症腹型紫癜的有效药物。现将我科近期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银翘散是清代温病大家吴鞠通创制的名方,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被称为"温病第一方",在小儿温热病临床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采用文献梳理方式,对历代小儿温病、银翘散古籍进行整理,阐释银翘散方义及其在小儿温热病证治疗领域的应用。《温病条辨》以银翘散治疗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太阴伏暑、心疟、阳明温病、暑痉、暑风等小儿温热证候。后世医家谨遵银翘散辨治纲领,灵活加减,化裁新方,通过加减药物性味不同归纳总结,进一步拓宽了银翘散的应用范围,在小儿温热病、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及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现代临床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施雷  沈波 《社区卫生保健》2010,9(4):284-284,286
痤疮,又称“粉刺疮”或“青春豆”,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面部,有时上胸及背部亦可发生。多因皮脂腺分泌过旺,排出不畅,塞于毛孔,或过食辛辣、煎炒燥热及油腻食品而生湿热蕴于肌肤而成。轻者形成粉刺红色丘疹,重则反复感染造成局部脓疮、炎症结节或囊肿样。  相似文献   
4.
探讨目前国内研究黄疸动物模型的概况 ,探索如何根据中医阴黄阳黄理论 ,研制符合中医病机变化的动物模型等。  相似文献   
5.
痰瘀同治对CVA模型大鼠气道重塑作用的实验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痰瘀同治对CVA模型大鼠气道重塑及血清IL-13、TGF-β1、VEGF、NF-κB的影响,为从痰瘀论治小儿CVA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雌性SPF级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辅舒酮组、健脾化痰组、行气化瘀组、痰瘀同治组,每组12只。造模30天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每天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各治疗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干预30天后取材,检测相关指标。结果:模型组大鼠气道壁厚度及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药物干预后肺组织病理学症状明显减轻,且以痰瘀同治组更明显(P0.05);模型组大鼠的WAi/Pbm、WAm/Pbm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药物治疗后肺组织形态学症状明显改善,中药组优于西药组,以痰瘀同治组更显著(P0.05);对大鼠血清中IL-13、TGF-β1、VEGF和NF-κB表达的抑制,痰瘀同治组优于模型组、辅舒酮组、健脾化痰组、行气化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瘀同治具有减轻和控制咳嗽变异性哮喘气道重塑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黄疸动物模型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目前国内研究黄疸动物模型的概况,探索如何根据中医阴黄阳黄理论,研制符合中医病机变化的动物模型等。  相似文献   
7.
中医儿科学作为一门临床学科,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于儿科临床,用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要求教师重点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文中以中医儿科学肺系咳喘病证教学为例,强调在中医儿科学教学过程中,在疾病鉴别诊断、证候诊断、疾病传变、治疗等方面注重横向联系,探讨横向思维教学法在中医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同时简述传统中医儿科学临床教学的弊端,提出突破传统纵向思维教学模式,以纵向思维为基础,注重横向思维,把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结合起来,是学好、教好中医儿科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老年性周围血管病.由于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忽视其治疗,发展到晚期急性发作可出现肢端广泛性坏疽,病程长、痛苦大、截肢率高,死亡率亦占周围血管病之首位,近年来已为人们所重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常导致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回流不畅,出现溃疡,缠绵难愈,并可因栓子脱落而发生肺栓塞,危及生命,临床治疗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9.
李凤霞  施雷  王文丽 《光明中医》2008,23(4):420-422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受到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疗理论体系。系统科学是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发展而成的自然科学。是一系列研究复杂系统运动的规律,各种系统都各不相同,但种种系统都有整体性、层次性和相似性等基本特性,每种基本特性也就是系统的一个基本方面。  相似文献   
10.
阴黄 ,作为黄疸的一个证型 ,其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均较复杂。近年来 ,国内学者对此进行了不断的研究和探讨 ,现分述如下。1 病因病机1 1 古代医家对阴黄病因病机的认识远在秦汉时期 ,已知黄疸为湿热所引起 ,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有“湿热相搏……民病黄疸”的论述。隋·巢元方提出“阴黄”这一名词后 ,迄今亦为广大医家所采用。潘雪飞[1 ] 将古代医家对阴黄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归纳为 7种 :①寒湿说 ;②热毒说 ;③脾阳虚说 ;④脾肾虚寒说 ;⑤肾衰说 ;⑥气血衰败说 ;⑦瘀血说。1 2 近代医家对阴黄病因病机的认识1 2 1 祖国医学对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