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施艳群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2):1995-1996
呼吸衰竭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经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是抢救严重呼衰的有效措施,由于呼吸机对生理功能会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因此重视对机械通气病人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红围巾关爱行动"对使用干粉吸入剂的COPD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入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的97例使用干粉吸入剂(DPI),的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1例与研究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红围巾关爱行动"干预。连续干预2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DPI知识知晓率及操作正确率,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DPI知识知晓率及操作正确率分别为70.9%、90.9%,均高于对照组的47.5%、6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红围巾关爱行动"提高了COPD患者DPI知识知晓率、操作正确率及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普通病房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前及通气后第3天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气分析指标及给予的护理措施。结果:42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有创机械通气17例,无创机械通气25例,无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发生。机械通气治疗及护理后第3天有创组与无创组患者HR、RR及血气分析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HR、RR、Pa CO2明显降低,Pa O2、Sa O2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通病房有创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疗效均满意,临床护士应严密监护患者病情变化及提供专业、个性化的护理,才能减少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及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穿刺次数与并发症的关系,探讨肺穿刺活检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60例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患者进行观察,记录肺穿刺次数,统计咳嗽、胸痛等临床症状及气胸、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60例患者共穿刺119次,1次穿刺成功者20例出现症状2例,2次23例出现症状10例,3次以上17例出现症状16例;出现症状的患者平均穿刺次数(3.05±0.87)明显高于没出现症状的患者穿刺次数(1.71±0.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发生并发症19例(31.6%):气胸9例(15%),肺压缩均<15%;出血7例(11.7%),其中咯血5例,胸腔出血伴痰中带血2例,未发生大咯血现象;气胸伴胸腔少量出血3例(5%);经过有效治疗及精心护理,患者均在2-3天痊愈。结论 多种症状发生与穿刺次数有关,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实时的护理干预,能提高穿刺的准确率、减少穿刺的频率,进而降低穿刺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红围巾关爱行动"对使用干粉吸入剂的COPD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入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的97例使用干粉吸入剂(DPI),的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1例与研究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红围巾关爱行动"干预。连续干预2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DPI知识知晓率及操作正确率,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DPI知识知晓率及操作正确率分别为70.9%、90.9%,均高于对照组的47.5%、6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红围巾关爱行动"提高了COPD患者DPI知识知晓率、操作正确率及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0 引言 医用监护仪是用于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信息的常规医疗设备,正常情况下,可以监测各类人群的心电波形、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次和体温等参数,具有实时记忆、测量历史参数数据回放和声光报警等功能[1].医护人员根据监护仪的声光报警提示,及时发现患者生理参数的变化,有效地提高危重患者的治疗效果. 随着患者及家属自我防卫意识的提高,医护人员安全、正确地使用监护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才能避免引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要求医护人员在监护设备出现报警时,及时到达现场,找出原因并消除报警[2].同时,医疗设备工程师也应做到以下3点:定期指导临床医护人员正确使用监护仪;熟练掌握监护仪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为医院购买监护设备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于智慧病房系统的智慧护理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一病区161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二病区160例患者分为智慧护理组;两组护士均为14人.常规护理组行常规护理;智慧护理组优化实施输液管理、健康教育、医嘱核对、诊疗护理信息查询、结构化护理文书书写、智能化护理质量管理等.实施2...  相似文献   
8.
目的深入了解和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首批一线照护者的心理体验。方法对13名首批一线患者直接照护者采用半结构式访谈,访谈资料应用Clolaizzi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新冠肺炎患者首批一线直接照护者心理体验包括负性心理体验较多、疾病不确定感较强、感恩与成长并存3个主题。结论新冠肺炎患者首批一线直接照护者心理体验复杂,以负性为主,启示临床应积极关注新冠肺炎患者直接照护者的心身问题,适时有效的给予心理调适和心理援助,同时增加疾病信息的科学性、权威性,以减轻其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术采用带侧孔的硅胶管治疗,需要切开皮肤,分离胸壁软组织及肌肉,手术创伤大,易出血,病人疼痛明显。我科自2007年7月至2008年1月对32例胸腔积液病人,在病因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做胸腔闭式引流,取得良好的效果。32例中男18例,女14例,最大年龄91岁,最小年龄59岁,平均年龄67.5岁,经胸部X线片和B超显示胸腔积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