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6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吴××,男,34,枞阳县×镇居民。1978年5月初诊;主诉为右髂窝部疼痛1个月,伴右足不能落地行走半月。患者初起病时感畏寒发热,右胯部疼痛,在当地用抗生素治疗,热除痛减,但右腿不能伸直,右足不能平履而跛行。来我院求治先至西医骨科,拟诊为髂窝脓肿、髋关节挛缩,处理为候床入院(拟牵引或手术治疗),继用抗生素等。复到中医外科,吴老诊察:患者右下肢挛缩呈半屈曲位,右髂窝部拘  相似文献   
2.
有些女性痛经多年,求医问诊后才发现子宫内膜异位至卵巢内,形成囊肿,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那么,子宫内膜为何不好好待在家里,却要主动离家出走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肺吸虫病并发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提高对肺吸虫病并发肺结核的认识.方法:对1998年3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肺结核合并肺吸虫病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吸虫病并发肺结核均为青年和成年人,男性(57.1%)多于女性,大多数是在疲区居住的农民(69.0%);临床表现呈复杂性、多样性,误漏诊13例(31.0%);全部病例在流行区均有食半生石蟹或饮溪流生水史,肺结核和肺吸虫病均通过痛原学检查确诊.结论:肺吸虫病并发肺结核时,两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许多相似之处,影像学有时也难分辨,必须结合病史及病原学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5.
空洞性肺结核继发曲菌球38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空洞性肺结核继发曲菌球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 选择38例空洞性肺结核继发曲菌球患者,经外科手术、纤维支气管镜钳夹而得到病理证实.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法.结果 空洞性肺结核继发曲菌球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咳嗽、咯血最常见.27例(71.1%)患者有典型的Ⅹ线征象,表现为空洞内低密度球形病灶,围绕以半环形气带或新月形气腔;11例(28.9%)有不典型的Ⅹ线征象,表现为不规则透光区内壁欠光滑,大片状病灶中有低密度结节状或球形阴影,与周围病灶似有间断线状间隙或未见明显间隙阴影.18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12例患者经外科手术切除曲菌球所在的肺叶(11例)或一侧肺(1例),6例毁损肺继发曲菌球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空洞内注入70%乙醇2~5 ml治疗,其中2例经行反复胸部叩击、咳嗽治疗后治愈.结论 在正规抗结核治疗过程中或疗程结束之后的肺结核患者出现咳嗽、咯血,胸部CT或Ⅹ线胸片显示病灶增多时,应考虑继发性肺曲菌球的可能.对于纤维支气管镜能到达的肺空洞内曲菌球可首选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对纤维支气管镜难以到达的肺曲菌球应选择外科手术切除,也可选择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空洞内注入乙醇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对PC-12细胞缺氧缺糖(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与mTOR/Akt调控FoxO3核浆穿梭相关的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OGD损伤PC-12细胞模型,MTT 法检测OGD对PC-12细胞存活率.人参皂苷Rg110,20,40 μmol·L-1预处理PC-12细胞24h,加OGD损伤,MTT 检测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释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mTOR,p-Aktser473,p-Aktthr308,Akt,p-FoxO3,细胞核、细胞质FoxO3和总FoxO3蛋白表达.结果:OGD作用4~24h显著抑制PC-12细胞增殖,呈时间依赖性.Rg1(20,40 μmol·L-1)预处理24h可显著增加细胞存活率,减少LDH释放,增加SOD活力和降低MDA含量.Rg1可抑制由OGD引起的rmTOR,p-Aktser473表达降低.OGD 6 h可减少FoxO3磷酸化,并促进细胞质FoxO3进入细胞核;预处理Rg1增加FoxO3磷酸化,促进FoxO3进入细胞质.提示Rg1可经由调控mTOR/Akt/FoxO3信号通路抑制PC-12细胞损伤.结论:人参皂苷Rg1可抑制OGD引起PC-12细胞损伤,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mTOR/Akt信号通路调控FoxO3核质穿梭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内消膏外用治疗小儿腮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消膏外用治疗小儿腮腺炎方晴,吴兰芬方药与用法黄柏、大黄各200g,雄黄、生南星各100g,生川乌、生草乌、冰片各50g,共研粉与加热溶化后的凡士林2000g搅拌均匀,冷却后即成。根据病变部位大小,取膏药适量,均匀涂于纱布上,敷在患处用胶布固定(以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中1p/19q杂合性缺失(1p/19q LOH)的表达类型及其意义。方法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29例GBM、17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A)和12例少突星形细胞瘤(OA)中1p/19q LOH的表达及其差异。结果 GBM、AA和OA中1p/19q LOH的发生率分别为24.1%、35.3%和75.0%,其中同时发生1p和19q LOH的比率分别为13.8%、23.5%和66.7%,GBM中1p/19q LOH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A和OA(P<0.05)。GBM的VEGF阳性表达率和Ki-67增殖指数分别为75.9%和87.66±16.21,AA为47.1%和49.57±4.73,OA为41.7%和41.62±4.25,GBM与后两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1p/19q LOH的发生率与VEGF阳性表达和Ki-67增殖指数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1p/19q LOH的表达可能有助于评估GBM患者对烷化剂类药物治疗的敏感性及其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整理分析15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病历资料,将合并心律失常的118例设为心律失常组,未合并心律失常的32例设为非心律失常组,对比分析两组年龄、呼吸道感染、低氧血症、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情况。结果心律失常组年龄60岁以上构成比,呼吸道感染、低氧血症、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均高于非心律失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60岁、呼吸道感染、低氧血症、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与心律失常的发生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
核糖核酸治疗肝炎肝硬变5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58例患者均为1997年1月~1998年4月的住院病人。按照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诊断为乙肝后肝硬变,活动期。其中男39例,女19例,年龄最大者67岁.最小者35岁。主要临床表现有乏力、纳差、腹胀、尿少及不同程度的腹水等。 1.2 治疗方法 采用江苏如皋生化制药厂提供的由猪肝中提取的RNA冻干粉针剂,剂量60mg/d,加入10%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总疗程3个月。基础治疗加用肌苷、维生素、利尿剂及中药疏肝健脾、活血化瘀等,不加用其他抗肝纤维化及劝肝脏胶原、蛋白有影响的药物。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3个月,分别检查患者血清ALT、TBil、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值及肝纤维化指标PCⅢ、HA。并将治疗后最后一次检查结果与治疗前对比,作统计学分析,以t检验为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