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冠心病中仅次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又一危险的临床征候群,选择合适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我们于1997年3月~1997年12月,应用血脂康对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选择UAP伴高脂血症患者43例,分为治疗组23例(男16例,女7例,平均年龄55±7岁)、对照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平均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在查阅相关文献并在结合临床经验基础上,制定OSAHS中医证候调查问卷,对102例确诊的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确定基本证型,结合PSG检查结果,分析不同病情轻重程度、OSAHS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和分型。结果:痰湿阻滞证41例,占40.20%;痰热内蕴证为29例,占28.43%;痰瘀互结证13例,占12.75%;气滞血瘀证19例,占18.62%。从AHI所反映的情况来看,痰湿阻滞证AHI水平明显低于痰瘀互结证和气滞血瘀证,有显著差异(P<0.01);痰热内蕴证AHI水平低于与痰瘀互结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气滞血瘀证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而痰湿阻滞证和痰热内蕴证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AHS病情轻重程度与中医证候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轻中度患者主要以痰湿阻滞证和痰热内蕴证的表现为主,而重度患者则主要表现为痰瘀互结证和气滞血瘀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在查阅相关文献并在结合临床经验基础上,制定OSAHS中医证候调查问卷,对102例确诊的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确定基本证型,结合PSG检查结果,分析不同病情轻重程度、OSAHS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和分型。结果:痰湿阻滞证41例,占40.20%;痰热内蕴证为29例,占28.43%;痰瘀互结证13例,占12.75%;气滞血瘀证19例,占18.62%。从AHI所反映的情况来看,痰湿阻滞证AHI水平明显低于痰瘀互结证和气滞血瘀证,有显著差异(P〈0.01);痰热内蕴证AHI水平低于与痰瘀互结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气滞血瘀证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而痰湿阻滞证和痰热内蕴证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AHS病情轻重程度与中医证候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轻中度患者主要以痰湿阻滞证和痰热内蕴证的表现为主,而重度患者则主要表现为痰瘀互结证和气滞血瘀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二陈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period of COPD,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完全随机的原则,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中药内服组和内服外敷组各20例,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中药内服组加用二陈汤加减口服,内服外敷组在中药内服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外敷治疗。3组疗程均为10 d。观察3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检测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细胞趋化因子18(chemoattractant cytokine18,CCL18)、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气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中药内服组总有效率85.00%,内服外敷组总有效率90.00%;内服外敷组在降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降低血常规、hs-CRP、HMGB1、CCL18、Hcy,改善血气分析方面均优于其他两组,较西医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二陈汤加减联合穴位外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钠肽(BNP)测定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呼吸困难加重时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老年COPD呼吸困难加重患者60例,分组:合并心功能不全组20例(A组)、伴有肺动脉高压组20例(B组)及单纯COPD组20例(C组),测定并比较3组间的血浆BNP值.结果 A组、B组及C组BNP水平分别为(758.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