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胸腰椎骨折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柱不仅是全身的支柱和内脏的保护结构 ,而且也是全身的主要平衡结构。脊柱骨折—最常见的就是胸腰椎骨折—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如何恢复脊柱的结构稳定 ,是治疗脊柱骨折的关键。自 1998~ 2 0 0 1年 ,作者采用非手术疗法治疗脊柱二柱或二柱以上损伤 (Ⅰ、Ⅱ度 )而无脊髓神经损伤症状的病人 4 6例 ,对治疗前后患者的BECK指数、椎体前缘高度及脊柱后凸角、突入椎管程度进行自身前后对照 ,并对其进行 3个月、6个月、1年的随访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资料 本组 4 6例 ,男 2 0例 ,女 2 6例。年…  相似文献   
2.
电针膝眼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为观察电针膝眼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将60例膝关节OA患者随机分两组。电针组予电针膝眼穴治疗,扶他林组予口服扶他林缓释片,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骨关节炎调查量表(WOMAC)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治疗4周后,两组的WOMAC总积分、僵硬与功能积分下降明显(P〈0.0.5),疼痛积分下降无明显差异(P〉0.05);电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扶他林组(P〈0.05)。结论表明,电针膝眼穴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有显著疗效厦安全性良好。其在僵硬和功能的改善上明显优于扶他林缓释片。  相似文献   
3.
循证医学是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愿望,对患者作出医疗决策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临床学科。临床医生在医疗行为中要做到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决策,达到最佳疗效,从而提高医疗技术水平。针灸学是一门古老的传统医学,其医学模式、研究方法等均缺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依据。循证医学理念给我国这一传统医学的分支带来了无数启示,如何使经验医学早日转变为循证医学模式将是我们目前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4.
背景:研究表明,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本体感觉功能减退,而关节本体感觉在防止膝关节退行性疾病进展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 目的:观察非类固醇抗炎药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的自身对照观察,2007-06/2008-03上海市中医医院骨伤科门诊。 对象:选择在上海市中医医院骨伤科门诊就诊的膝骨关节炎患者28例。 方法:给予每例患者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1粒/次,1次/d,连续服用4周。采用以患者为试验对象的自身对照试验方法,每例患者只观察1个患病关节。 主要观察指标:治疗前、治疗4 周后各采用Biodex System3型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测试关节位置觉和关节运动觉的变化。观察关节位置觉指标包括关节被动角度重现测量值及主动角度重现测量值;关节运动觉指标为被动运动阈值测量值。 结果:①治疗4周后,28例患者的被动角度重现测量值及主动角度重现测量值与治疗前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但对于骨关节炎病变较轻,重建角度小于10°的患者,被动角度重现测量值及主动角度重现测量值显著低于治疗前(P < 0.05)。②治疗4周后,28例患者的被动运动阈值测量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 0.05)。 结论: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能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运动觉和缺陷较轻的位置觉。  相似文献   
5.
目的:验证沈氏降脂补肾方对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对骨代谢、脂代谢影响。方法:用沈氏降脂补肾方治疗激素(治疗组)诱导的OP症患者26例,对照口服阿尔法骨化醇和钙制剂(对照组)患者26例,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骨密度、脂代谢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和体征、骨密度、脂代谢方面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沈氏降脂补肾方治疗激素诱导的OP症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6.
活血补肾法治疗骨折延迟愈合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加速骨折愈合的方法,方法:选骨折延迟愈合病例30例,随机抽样,15例采用活血补肾法治疗,15例采用自然愈合法,结果:采用活血补肾法治疗后,骨折的愈合明显加速,结论:活血补肾法是加速骨折愈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1993~ 2 0 0 0年本科共收治了肱骨干骨折 5 5例 ,并对其治疗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 :本组 5 5例 ,男 45例 ,女 10例 ;年龄 2 8~ 5 6岁 ;左侧骨折 2 3例 ,右侧骨折 32例 ;上 1/ 3骨折 12例 ,中 1/ 3骨折 15例 ,下 1/ 3骨折 18例 ;骨折类型分别为粉碎型、螺旋型、横断型 ;均有不同程度的侧方移位和重叠移位 ,但无开放性骨折 ,无血管神经性损伤。2 治疗方法上述病例用开信封法随机抽样 ,32例采用闭合复位法 ,2 3例用切开复位法。 1闭合复位 :在牵引下 ,根据骨折移位方向整复 ,并在小夹板内侧放置压垫 ,夹板固定 ,上臂外展 ,肘前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痛风颗粒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痛风颗粒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片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治疗7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症状、关节功能及血尿酸水平,评价两组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6%和90.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血尿酸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关节功能明显改善(P0.01)。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和43.33%,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痛风颗粒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可有效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降低血尿酸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背景:研究表明,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本体感觉功能减退,而关节本体感觉在防止膝关节退行性疾病进展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目的:观察非类固醇抗炎药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的自身对照观察,2007-06/2008-03上海市中医医院骨伤科门诊。对象:选择在上海市中医医院骨伤科门诊就诊的膝骨关节炎患者28例。方法:给予每例患者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1粒/次,1次/d,连续服用4周。采用以患者为试验对象的自身对照试验方法,每例患者只观察1个患病关节。主要观察指标:治疗前、治疗4周后各采用BiodexSystem3型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测试关节位置觉和关节运动觉的变化。观察关节位置觉指标包括关节被动角度重现测量值及主动角度重现测量值;关节运动觉指标为被动运动阈值测量值。结果:①治疗4周后,28例患者的被动角度重现测量值及主动角度重现测量值与治疗前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对于骨关节炎病变较轻,重建角度小于10°的患者,被动角度重现测量值及主动角度重现测量值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②治疗4周后,28例患者的被动运动阈值测量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能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运动觉和缺陷较轻的位置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针夹脊穴结合Tergumed系统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电针夹脊穴治疗,治疗组采用电针夹脊穴结合Tergumed系统训练治疗,治疗周期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腰痛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ing,VAS)及腰背肌后伸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和等长肌力(isometric strength,IMS)。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ODI指数、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腰背肌后伸ROM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腰背肌后伸IMS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夹脊穴结合Tergumed系统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减轻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腰背肌活动度及肌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