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中非的班吉,是一个炎热多雨的城市,每当黄昏来临之际,便会有成群的蚱蜢从附近的草丛、树丛、河边等处,蜂拥飞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方调脂降糖汤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大连市友谊医院中医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控制血糖。试验组采取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中药复方调脂降糖汤,日2次口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血脂、BMI。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空腹血糖、血脂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BMI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调脂降糖汤治疗糖尿病,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血脂,优化BMI值,降低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几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戚虹  杨焕之 《护理学杂志》2007,22(15):43-44
目的 了解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相关的主要吸入性变应原,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将35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年龄分为三组,1岁~组77例,4岁~组133例,7~14岁组147例.应用11种吸入性变应原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结果 262例(73.39%)患儿皮试点刺试验阳性,7~14岁组皮肤点刺阳性率最高,4岁~组次之,1岁~组最低;三组变应原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5);三组中屋尘螨、粉尘螨、无爪螨阳性率分别列于各组前3位.结论 尘螨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首要变应原,指导家长避免或减少患儿与尘螨的接触,是治疗和护理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最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4.
刘满珍  刘玲  史文晋  戚虹 《职业与健康》2010,26(22):2572-2574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建筑装饰行业的欣欣向荣、能源紧缺等问题,促使了电子、木地板、多晶硅生产企业的兴起和发展。这3类行业因存在高毒物质在内的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  相似文献   
5.
刘满珍  刘玲  史文晋  王坤  戚虹 《职业与健康》2009,25(14):1531-1533
某多晶硅公司是一家大型民营科技型企业的全资子公司,拥有多晶硅行业的知名专家和生产多晶硅的基础原料三氯氢硅。公司为适应市场需求,将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我国信息产业和太阳能利用的发展起积极作用而新建多晶硅生产项目。  相似文献   
6.
阴吹治验     
李××,女,24岁。1991年4月1日初诊。于4个月前足月顺产一胎,有裂伤。近二周来,阴道排气频频,伴有交感性疼痛。曾到西医院诊治,妇检见子宫颈靡烂,经用西药抗炎治疗未效。诊见,带下黄臭、量多,口苦纳呆,大便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乐山市甲肝流行特征,为政府制订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甲型肝炎的三间分布情况.[结果]1999~2006年与1991~1998年比较发病率下降了77.07%,死亡卒下降了88.80%,发病年龄呈后移趋势(χ2=642.86,P<0.000),儿童学生发病构成呈下降趋势,工人、农民等发病构成呈上升趋势(χ2=323.068,P<0.000),前期发病率居前5位的均为丘陵区县、后期居前5位的为山区或深丘区县.[结论]甲肝是可以通过免疫控制甚至消灭的传染病,但是国家尚未纳入计划免疫管理,接种率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水平,将甲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并免费接种,长期坚持消灭甲肝就可能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8.
静脉输液是儿科临床上最常用的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由于儿科用药的特殊性及近年来儿科药物治疗的规范化,对许多药物给药的次数、速度、速率有着严格的要求,如果仍用输液器输液,输液速度靠人工调节,在儿科由于患儿情况的特殊性,使得药物输入速度很难精确控制,常常不是过快就是过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曾使用过茂菲氏滴管内用针头代滴头,编制过定时定量输液滴数表,均没能精确控制输液速度。2000年我科将微量注射泵应用于临床,解决了小儿用药的次数、速度和速率准确性的问题,经过几年的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外周静脉留置针替代头皮针用于婴幼儿头皮静脉输液在临床已广泛使用。一般选择患儿头皮上有弹性、粗直、血流丰富的血管进行留置。但目前大部分患儿入院前已在门诊多次输液,大的血管因反复穿刺已被破坏,还有部分患儿已经发生输液困难,这样的患儿已经很难再找到较大的血管进行静脉留置。而细小的头皮静脉按常规穿刺方法很难成功,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笔者通过改进常规置管方法,使静脉留置针在婴幼儿头皮细小静脉置入的成功率达到95%以上。现将操作方法及使用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儿童支气管哮喘吸入变应原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相关的主要吸入性变应原,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将35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年龄分为三组,1岁~组77例,4岁~组133例,7~14岁组147例。应用11种吸入性变应原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结果 262例(73.39%)患儿皮试点刺试验阳性,7~14岁组皮肤点刺阳性率最高,4岁~组次之,1岁~组最低;三组变应原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5);三组中屋尘螨、粉尘螨、无爪螨阳性率分别列于各组前3位。结论 尘螨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首要变应原,指导家长避免或减少患儿与尘螨的接触,是治疗和护理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最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