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灸法循经感传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关于针刺循经感传的研究,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但用灸法观察感传现象的报道尚少。故我们从1984年3月~1986年5月在医疗工作中,无选择地以249例病人为对象,运用不同的灸法,观察了1201穴次的循经感传现象,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方法 1.对象:针灸科门诊医治病员249人,年龄在16~70岁之间,职业不限,均无经络知识,智力发育正常,能与工作人员密切配合,诉述比较清楚、可靠和真实。2.灸治穴位:肺经—列缺、太渊。大肠经—曲池、合谷。脾经—三阴交、阴陵泉。胃经—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心经—神门、通里。小肠经—腕骨、支正。膀胱经—肺俞、肾俞、昆仑。肾经—照海、太溪。心包经—大陵、内关。三焦经—阳池、外关。肝经—大敦、太冲。胆经—绝骨、阳陵泉。任脉—膻中、中脘、气海、关元。督脉—百会、大椎、命门。3.艾灸方法:用模具做成底为6mm~2,高  相似文献   
2.
芪升参味汤加味治疗变应性鼻炎1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新艳  韩静 《陕西中医》2003,24(3):225-226
目的 :观察健脾益气 ,补肺敛气类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自拟方(黄芪、升麻、党参、五味子等 )加减辨证治疗变应性鼻炎 1 50例。结果 :有效率94.7%。提示 :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扶助正气 ,健脾益气 ,补肺敛气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苍辛丸治疗慢性鼻窦炎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新艳 《陕西中医》2005,26(6):534-535
目的观察补气升阳、排脓通窍类中药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方法采用苍辛丸(黄芪、茯苓、苍耳子、辛夷、葛根、川芎、鱼腥草)治疗慢性鼻窦炎60例,并与鼻渊丸治疗进行对照。结果苍辛丸愈显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补气升阳,排脓通窍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低血压中医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成年人肱动脉收缩压持续低于12kPa,伴头昏、眩晕或晕厥,四肢乏力软弱等症状表现者为低血压综合征。本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者难以坚持工作。在治疗方面西医没有理想的方法、而中医典籍中虽无低血压之名,但在对许多相似病症的论述中确为我们指出了对本病的治疗依据。近年来国内的许多杂志报道了中医治疗本病的经验,本文就此综述如下:病因病机根据临床观察,本病多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思虑过度而致气血衰少,气虚阳弱,鼓动无力、气血不能充分通达四末则血压下降、供血不足、脑失滋养,故见头昏,眩晕、甚至晕厥;病久体虚不复、积劳内伤,脏腑气血阴阳亏损;脾胃虚寒,中阳不足,心脾两亏,肾气虚弱,无力推  相似文献   
5.
依滋阴清热、利咽散结立法,用增液汤加味治疗慢性咽炎97例、总有效率90.7%。  相似文献   
6.
成新艳 《陕西中医》2002,23(3):243-243
目的 :总结经验方清肺通窍汤加味治疗鼻渊的疗效观察 ,方法 :采用自拟清肺通窍汤 (鱼腥草、麦冬、桑白皮、辛夷花、苍耳子、赤芍、川芎、桔梗、黄芩、路路通 )。治疗本病 1 78例。结果 :总有效率为 92 .2 %。提示 :本方法对本病具有宣肺清热 ,活血通窍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成新艳 《陕西中医》1996,17(11):490-490
采用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等)治疗过敏性鼻炎97例,总有效率为90.7%。提示本方具有补肺益气,温肾健脾渗湿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鼻腔深部出血是耳鼻咽喉科临床常见病,具有反复发作,出血量多,不易止血,中老年人易发等特点.传统的治疗常采用后鼻孔栓塞达到止血目的,痛苦较大,易产生并发症,医患均不满意.  相似文献   
9.
碟脉灵治疗突发性耳聋15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成新艳 《陕西中医》2001,22(9):529-529
目的 :碟脉灵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方法 :采用碟脉灵治疗本病 1 5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 92 %。提示 :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扩张血管 ,改善内耳血供 ,提高听力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成新艳  代双明 《陕西中医》2007,28(12):1646-1646,1687
目的:观察滋阴清热、益气活血止痛类中药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玄麦汤(玄参、麦冬、丹皮、赤芍、花粉等)内服配合咽喉喷粉(生石膏、龙胆草、白芷、血蝎、儿茶等)治疗慢性咽炎138例;结果:总有效率96%。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滋阴清热,益气活血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