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掌侧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陈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最为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人体骨折的1/6,不恰当的早期处理,常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包括骨折畸形愈合、桡骨长度丢失等,并引起腕关节功能障碍,手术纠正是改善功能的一种有效处理方法。本院自2003年2月至2005年4月,应用国产掌侧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16例,本文就其临床疗效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
桡神经沟管综合征临床上较为少见,我院1998年11月收治1例,经保守治疗失败后行手术松解,功能恢复,报告如下。1 病历介绍  患者男性,35岁,教师。因左手垂腕、垂指畸形2个月入院。患者早上起床后感左虎口区麻木,腕关节、掌指关节及拇指不能背伸,无外伤史。门诊予地塞米松及维生素B1于左上臂中下1/3叩痛点封闭,屈肘120°,腕、指关节功能位石膏托外固定等治疗2个月,虎口区麻木减轻,仍垂腕、垂指。入院查体:左手垂腕、垂指、拇内收、前臂旋前畸形,肱桡肌、前臂伸肌群肌力0至级,屈肌肌力正常,上臂中下1/3前外侧Tinel( )。X光片示:左肱骨干未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应用可吸收棒配合中药外洗治疗桡骨头骨折的疗效及特点.[方法]应用可吸收棒治疗桡骨头骨折10例,配合自制中药洗剂熏洗患部,先熏后洗,每日2~3次,疗程3周.结合功能锻炼.[结果]随访5~16个月,疗效优7例,良2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0%.[结论]可吸收棒治疗桡骨头骨折具有生物相容性好、牢靠等特点,免...  相似文献   
4.
徐鸿育 《华夏医学》2007,20(6):1321-1322
脊柱结核在全身骨关节结核中发病率最高,占全身骨与关节结核的50%左右。胸段椎体结核,因其位置高,病变连续累及椎体数目多,同时合并有胸椎后凸畸形,胸髓受压,加之结核病本身致病菌作用的特点,导致患者全身情况差。本病虽然在脊柱结核中所占比例较低,但其致残率高,一直是脊柱外科治疗中较为棘手的问题。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为局部病灶清除或病灶清除加植骨融合,由于术后脊柱稳定性差,假关节发生率高,结核病灶易复发,不能阻止畸形的发展和矫正后凸畸形。我科自2003年2月以来,应用同一切口两个路一期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并用椎弓根螺钉…  相似文献   
5.
王辉  谭家昌  杨有猛  徐鸿育 《骨科》2012,3(1):48-49
胫骨干骨折是儿童常见骨折之一,治疗方法较多.对于稳定的、没有明显移位的骨折,可用小夹板或石膏托固定.对于复杂的、有移位的或不稳定的儿童胫骨干骨折,我院常采用传统上使用的加压钢板固定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但手术创伤大,对骨膜的过多剥离易造成骨折不愈合.2009年3月~2011年7月,我科使用AO弹性髓内钉微创手术治疗儿童胫骨干不稳定骨折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与传统上使用的加压钢板固定治疗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钛质弹力髓内钉(TEIN)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4例儿童股骨干骨折在骨科牵引床上复位,C型臂X线机监控下顺行或逆行穿入TEIN固定.结果 经平均10个月(8~24个月)随访,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2.2周.3例发生轻微并发症,3例骨折成角5~10°;2例下肢短缩,短缩不超过1 cm.所有患者患侧膝关节活动度与健侧相仿.结论 恰当使用TEIN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符合骨折的BO固定原理,具有损伤小、骨折愈合快、内固定物取出方便、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评价自制颈椎侧块锚钉在单开门颈椎管成型术(expansive open-door laminoplasty,ELAP)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28例需行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患者,术中应用自制颈椎侧块锚钉进行"门轴"侧固定,利用JOA评分及影像学检查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本组患者在术中应用自制颈椎侧块锚钉固...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3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组29例采用中药汤剂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2组DVT发生率和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含量变化。结果 2组术后均无DVT形成;2组的APTT、FIB及对照组的D-二聚体治疗前后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2组PT术后均延长(P均<0.05),且治疗组术后D-二聚体检测结果下降(P<0.05)。结论肝素抗凝法与益气活血法均能有效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均能对部分血液流变学指标产生影响,且益气活血法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更为显著,提示益气活血法能有效改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液高黏、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