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估普通拟杆菌(Bacteroides vulgatus)Bv46的生物特性和益生潜能。  方法  模拟胃肠道的酸性和胆盐环境,评估普通拟杆菌Bv46耐逆性特点;通过溶血、药敏和明胶酶定性实验评估其安全性;基于其自聚集、疏水性和对HT-29细胞的黏附情况评估其黏附能力;利用琼脂扩散、色谱和吸光度测定,评估Bv46对致病菌的拮抗、产酸和抗氧化功能。  结果  分离自健康人群的普通拟杆菌Bv46在模拟胃液和0.3%胆盐中的存活率分别为59.55%和63.76%;无溶血现象和明胶酶活性,除对氨苄西林和青霉素G耐药外,对其他所检测抗生素均敏感;Bv46具有中等自聚集能力、高疏水性和对HT-29细胞的中等黏附性;对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和鼠伤寒沙门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此外,Bv46可以产生短链脂肪酸,并且具有抗氧化作用。  结论  普通拟杆菌Bv46是潜在的益生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乌灵胶囊联合黛力新治疗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缺血性中风病内科常规治疗以及康复锻炼和西药黛力新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乌灵胶囊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6周连续服药治疗后,组间以及组内的HAMD评分和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灵胶囊联合西药黛力新在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中优于单纯应用西药黛力新,且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脾益智胶囊联合丰富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康复组、综合康复组,每组1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热凝闭大脑中动脉法复制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第3天开始康复组给予丰富康复训练治疗,每日1次;综合康复组在康复组的基础上给予健脾益智胶囊混悬液15 ml/(kg·d)灌胃,每日1次。各组大鼠分别于造模成功后7、14、21天进行Longa评分、平衡木行走实验评分、转棒上行走实验评分,并检测脑组织梗死灶周围皮质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结果各时间点综合康复组Longa评分及平衡木行走实验评分、转棒上行走实验评分均较模型组降低,大鼠脑组织梗死灶周围皮质GAP-43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增加,且优于康复组(P<0.05或P<0.01)。结论健脾益智胶囊联合丰富康复训练的综合治疗方法可有效地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增加大鼠脑组织梗死灶周围皮质GAP-4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选择一种能将肠球菌属鉴定到种水平的快速准确的方法。  方法  分别使用生化鉴定方法、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rpoA基因测序技术、基因组杂交技术(DNA–DNA hybridization,DDH)和平均核苷酸相似度(Average nucleotide identity,ANI)对12株肠球菌进行种水平鉴定,并比较生化鉴定方法、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和rpoA基因测序技术和DDH/ANI结果的一致性。  结果  经过DDH和ANI鉴定,分离自高原野生岩羊粪便的12株肠球菌中有5株屎肠球菌,4株海氏肠球菌,1株蒙氏肠球菌,1株鹑鸡肠球菌和1株疑似肠球菌属内新种,rpoA基因序列比对结果与DDH/ANI结果高度一致,生化鉴定和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与DDH/ANI结果不完全相符。  结论  rpoA基因序列比对可以方便快捷准确的将肠球菌鉴定到种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丹灯通脑胶囊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0年7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静脉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5 mg/次,每次滴注时间≥ 50 min,2次/d(用药时间间隔≥ 6 h)。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丹灯通脑胶囊,1.4 g/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脑卒中自我效能问卷(SSEQ)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平均血流速度(Vm)、阻力指数(RI)]及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多胺氧化酶(PAO)、金属基质蛋白酶(MMP)-9水平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较对照组的76.7%显著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SSEQ评分均显著增高,NIHSS评分则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SSE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大脑中动脉Vm较同组治疗前均显著增加,大脑中动脉RI及血浆FIB、D-D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与同期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Vm显著更高,大脑中动脉RI及血浆FIB、D-D水平均显著更低(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VEGF、vWF、PAO及MMP-9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比对照组对血清VEGF、vWF、PAO和MMP-9水平的降低作用更显著(P<0.05)。结论 丹灯通脑胶囊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整体疗效显著,能安全有效地改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状态,抑制血栓形成,减轻血管内皮损伤,保护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中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ox-LDL)、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内径变化率(FMD)的变化及与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确诊的ACI患者90例(ACI组)、选取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非ACI对象9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ox-LDL、PAPP-A、HCY、FMD进行对比,并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NIHSS评分对ACI组患者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ACI组患者的血清ox-LDL、PAPP-A、HCY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ACI组患者的FMD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斑块组的血清ox-LDL、PAPP-A、HCY显著的高于IMT增厚组、IMT正常组(P0.05),颈动脉斑块组的FMD显著的低于IMT增厚组、IMT正常组(P0.05);IMT增厚组的血清ox-LDL、PAPP-A、HCY显著的高于IMT正常组(P0.05),IMT增厚组的FMD显著的低于IMT正常组(P0.05);中重度组的血清ox-LDL、PAPP-A、HCY显著的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颈动脉斑块组的FMD显著的低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中度组的血清ox-LDL、PAPP-A、HCY显著的高于轻度组(P0.05),中度组的FMD显著的低于轻度组(P0.05)。结论 ACI患者血清ox-LDL、PAPP-A、HCY、FMD水平较非ACI患者发生显著改变,同时相关因子水平与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结合电针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以70例住院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再给予电针治疗,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痉挛发生率及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B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面肌痉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没有出现不良事件。结论:地塞米松结合电针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可改善面部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乌灵胶囊联合黛力新治疗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缺血性中风病内科常规治疗以及康复锻炼和西药黛力新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乌灵胶囊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6周连续服药治疗后,组间以及组内的HAMD评分和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灵胶囊联合西药黛力新在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中优于单纯应用西药黛力新,且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康复治疗对成年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并将其分为模型组、康复训练组及针康组,分别于造模后24 h、7 d、14 d、21 d进行神经功能评定和行为功能评估,同时应用Brdu免疫组化法观察再灌注损伤后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3组大鼠治疗后24 h神经功能评定及行为功能评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第7、14、21天针康组和康复组神经功能评定及行为功能评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治疗前比较,各组内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针康组和康复组Brdu阳性细胞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天与第14天、第21天Brdu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加康复训练均能增加成年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及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0.
樊书领  徐明超  李尽义 《黑龙江医学》2021,45(14):1476-1477
目的:探讨温针灸疗法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患者对氧化应激反应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84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加用温针灸疗法.比较两组氧化应激指标、神经功能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丙二醛(MDA)、活性氧(ROS)均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Fugl-Meyer量表(FMA)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温针灸疗法联合依达拉奉可抑制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减轻氧化损伤,改善神经功能,促进肢体活动功能恢复,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