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实时超声造影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0例肝脏占位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实时超声诊断,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诊断。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的正确率以及仪器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诊断正确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时超声造影的敏感性(95.00%)和特异性(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常规超声的敏感性(65.00%)和特异性(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超声造影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止痛如神汤治疗肛窦炎的的疗效。方法:肛窦炎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各37例,两组均给予肛泰栓及龙珠软膏外用塞肛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给予止痛如神汤口服及联合外用肛泰栓龙珠软膏,比较分析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肛窦炎的治疗中联合运用止痛如神汤有解毒消肿、行气化瘀止痛之功。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评估改良经肛括约肌间切开(TROPIS)术对高位肛瘘患者术后肛门功能的长期影响,并分析影响术后肛门功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行手术治疗的高位肛瘘患者181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采用改良TROPIS术治疗)84例与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97例,随访12~36个月(中位时间21个月),比较2组一般情况、治愈率及肛门功能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肛门功能的风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及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预测效能。结果 试验组的复发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20.62%,术后肛门控气、生活方式改变评分及Wexner失禁总评分较术前增加(P<0.01),但各项评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全组79例患者术后肛门功能下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增高(OR=4.579)、马蹄形肛瘘(OR=158.011)、瘘管数目较多(OR=8.789)、病变牵涉外括约肌(OR=6.883)及手术方式中切开挂线术治疗(OR=7.082)是影响高位肛瘘患者术后肛门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各独立危险因素,总的预测概率AUC=0.903(95%CI:0.859~0.947,P<0.01),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χ2=5.603,P=0.587,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预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结论 相比切开挂线术,改良TROPIS术治疗高位肛瘘更加安全有效;但该术式仍然会导致术后肛门长期功能降低,针对肥胖和瘘管走行复杂的患者,术中应尽可能保护肛门括约肌。  相似文献   
5.
冯建荣  王斌  魏连刚  徐大超 《河南中医》2014,(12):2415-2416
目的:观察消炎生肌膏纱条对高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80例高位单纯性肛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雷夫诺尔纱条外用治疗,治疗组给予消炎生肌膏纱条外用治疗。结果:治疗组疼痛评分、分泌物评分、肉芽颜色评分、疗程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消炎生肌膏纱条能较好地控制肛瘘术后创面局部感染,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快上皮生长,并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腔镜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70例肝血管瘤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行肝血管瘤介入栓塞术治疗,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腹腔镜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与术前、术后7 d肝功能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用时较短,手术总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血清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指标均上升,但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较对照组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腹腔镜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血管瘤患者效果优于肝血管瘤介入栓塞术,可有效缩短手术用时,减少手术总出血量,改善肝功能指标,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RFA)联合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腺肌症(AD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纳的ADM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RFA治疗,观察组运用经腹超声RFA联合硬化聚桂醇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血清雌激素(E_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月经量比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FA联合聚桂醇治疗ADM疗效较好,且对卵巢功能无不良影响,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一种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除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肠道表现外,由IBD导致的其他系统原发性病变称IBD的肠外表现(extraintestinal manifestations,EIMs),其中皮肤表现发生率高,且最容易被察觉,对IBD的早发现、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大量文献研究及临床统计,将EIMs的皮肤表现分为四大类,包括特异性皮肤表现、反应性皮肤表现、相关性皮肤表现和治疗引起的皮肤表现,并从流行病学、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IBD活动的关系和治疗等多个角度梳理各型皮肤表现的特点,以期为IBD及其皮肤病变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观察2种经括约肌间入路术式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分为试验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试验组采用改良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TROPIS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术)治疗,比较2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治愈率、肛门功能、疼痛指数、创面面积、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且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肛门功能及创面面积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第1、3、7天3个时间点试验组疼痛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试验组,手术有效率低于试验组(P<0.05)。结论 改良TROPIS术可提高治愈率、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为观察藻酸锌钙盐敷料对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将60例高位单纯性肛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藻酸锌钙盐敷料)和对照组(雷夫诺尔纱条),分别记录术后第7、14、21天创面分泌物、肉芽新鲜程度及创面愈合时间的情况并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治疗组在创面渗出液及肉芽生长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藻酸锌钙盐敷料能较好地控制肛瘘术后创面局部的感染,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快上皮生长,并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在临床上具有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