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8 毫秒
1.
"治脾以安五脏"理论渊源流长,对临床指导用药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五脏之气互为相使,脾气充则他脏受荫,脾气虚而百病由生。哮喘病位在肺,可涉及诸脏,肺、脾、肾、肝、心五脏皆可致哮喘发病,且小儿脾常不足,加之哮喘病程迁延,易反复发作,故"治脾以安五脏"理论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儿童哮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加味小青龙汤对实验性哮喘小鼠Treg/Th17细胞失衡的影响,探讨其改善哮喘的疗效和机制。方法 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小青龙汤组、加味小青龙汤组。除对照组,其余组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制备小鼠哮喘模型,小青龙汤和加味小青龙汤组分别灌胃小青龙汤和加味小青龙进行治疗。末次致敏24 h后,HE染色观察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PAS染色观察支气管杯状细胞增生,ELISA法检测血清IgE和BALF中IL-6、IL-17A、IL-10水平变化,Giemsa染色统计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细胞种类,流式细胞术分析脾组织中CD4+ROR-γt+和CD4+Foxp3+细胞百分比。Real-time PCR检测肺组织中ROR-γt、FoxP3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RORγt、FoxP3、HO-1及胞核Nrf2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炎症评分、支气管细胞增生及BALF中炎性细胞计数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小青龙汤可以改善上述变化,且优于小青龙汤组。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IgE、BALF中IL-6...  相似文献   
3.
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防治哮喘反复发作的重要环节就是持续期和缓解期治疗。“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先”,因此非发作期应以调理肺脾肾三脏功能,消除伏痰夙根为则。其中,肺是哮喘的核心病位,而历代医家多从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肾阳虚辨治持续期和缓解期,鲜少提及肺阳。然吾师宋桂华教授经过多年临床经验及理论研究,提出在哮喘发病中肺阳虚一证多见,且创制经验方“参芪青龙汤加减”,基于肺阳虚理论从持续期和缓解期论治儿童哮喘,持续期以散寒化饮为主,兼以温补肺阳,理气化痰;缓解期以温阳固本、温肺固表为主,兼以散寒化痰祛瘀,标本兼顾,扶正祛邪,分期据症加减,主次不同,各有侧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史纪教授根据明代万全提出的小儿"肺常不足""脾常不足"学说,认为临床中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以肺脾气虚型多见,肺虚卫表不固,脾虚生化乏源,使机体御邪之力减弱,终成此证。并结合小儿生理特点,以及服药困难等实际情况,选用本院自制儿科散剂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服用方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其发病率较高,目前临床多应用抗生素治疗,但近年来发现,部分患儿虽经正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1周,其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仍无明显改善,且病情加重或迁延不愈,导致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的发生。宋桂华教授从中医角度辨证论治,结合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病因病机及患儿的症状体征,认为该病多由"热、毒、痰、瘀、虚"所致,主张分期论治,治疗过程中尤重视化瘀之法,自拟"清肺解毒汤"治疗RMPP,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加味小青龙汤对慢性持续期哮喘大鼠肺肠组织病理学及肺泡灌洗液、肠黏液中IL-6、IL-10、SIgA表达的影响,探讨加味小青龙汤对肺-肠黏膜免疫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将5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别为空白组、哮喘模型组、加味小青龙汤组、益生菌组、加味小青龙汤+益生菌组,每组各10只,采用苏木-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肠道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同时对收集到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肠黏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其中IL-6、IL-10、SIgA的表达水平。结果 (1)肺组织病理学改变与肺泡灌洗液中IL-6、IL-10、SIgA的表达:与空白组相比,哮喘模型组气道上皮出现部分缺损及脱落,管腔狭窄,形状不规则,平滑肌有部分增厚,气道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与空白组相比,哮喘模型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IL-6的表达明显升高而IL-10、SIgA的表达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哮喘模型组相比,加味小青龙汤组、益生菌组、加味小青龙汤+益生菌组的IL-6表达显著降低,IL-10、SIgA的表达有所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  相似文献   
7.
宋桂华教授辨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经验丰富,提出"辨证论治与体质辨证相结合"的观点,认为临床中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以肺脾气虚型多见,同时多兼有阴虚的症状。小儿"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肺虚卫表不固,脾虚生化乏源,使机体御邪之力减弱,故而反复外感。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且复感初期多见热象,灼伤阴津,病程迁延,损及肾阴,故多见有阴虚的症状。宋桂华教授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并结合小儿生理特点,自拟"参芪龙骨牡蛎汤"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可行性,手术难点及手术适应证.方法:总结分析了2002年11月22日以来本组成功完成的5例电视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术前诊断、相关检查、术中经过、包括手术主要方法、步骤、术中出血量、手术历时、术中难点及对策,术后恢复情况及有关指标变化包括:体温、引流量、血常规、肝功能、胰淀粉酶变化及术后并发症,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等。结果:5例手术均成功,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46-64岁,平均43岁,术中山血150~2000mL,平均770mL.手术历时360-660min,平均528min。术后例1出现小量胰漏;例2出现消化道应急性溃疡出血,均经对症处理治愈;例4术后出现复发性胰腺炎合并肺部感染,术后39d出现应激陛溃疡消化道出血再次手术死亡,术后体温例4胰腺炎复发后体温高达39.5℃,其余4例最高体温不超过38℃,术后引流量除例4外其余4例最多者术后第一天800mL,逐渐减少至100mL左右,持续5d,全部病例术后3d左右均恢复肠鸣,1周恢复进食。结论: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目前腔镜外科最复杂的高风险手术,需要有丰富的传统胰十二指肠切除的临床经验,熟练的腔镜外科操作技术,配合默契的手术团队,先进的腔镜设备,严格的手术适应证,在具备条件的医院及医生中进行该手术是安全、可行的。目前可选择适当的病例进行临床探讨。  相似文献   
9.
麦门冬汤出自《金匮要略》,主要用于治疗虚火上炎之虚热肺痿证。导师宋桂华治疗小儿慢性咳嗽见解独到,结合小儿体质特点及临床症状,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从风、瘀、虚论治,肺脾不足为其本,风、瘀之患为其标,临床中多予麦门冬汤加减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河南省儿童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2022年3月7—27日因呼吸系统疾病就诊于河南省郑州市、信阳市、平顶山市、安阳市、周口市、三门峡市、开封市、南阳市、洛阳市、濮阳市、商丘市、驻马店市12个市的59家医院儿呼吸科或儿内科门诊的患儿5 900例(每家医院100例)为调查对象。根据患儿RRTI发生情况将其分为病例组(发生RRTI)和对照组(未发生RRTI)。采用自行制定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对患儿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河南省儿童发生RRTI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5 900份,回收有效问卷5 306份,有效回收率为89.93%。5 306例患儿中,发生RRTI 1 440例(27.14%)。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2~5岁:OR=1.722,95%CI(1.410,2.103);>5~14岁:OR=1.461,95%CI(1.176,1.816)],出生方式[OR=1.175,95%CI(1.036,1.333)],出生时有窒息、缺氧、抢救史[OR=2.1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