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鹤镛 《中国药业》2003,12(9):12-12
实践证明,医药行业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活动的深入开展,已成为实施GMP、巩固GMP成果的有效途径。许多已通过国家GMP认证的企业,已把QC小组活动的内容与落实和巩固GMP认证成果有机结合起来,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例如:华药集团多年来把QC小组活动与贯彻实施GMP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了企业生产经营和GMP实施中的实际问题,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解决生产中的难点问题及保护环境,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丽珠制药集团以QC推进GMP认证、以QC巩固GMP认证,将QC推向纵深发展,强化了QC活动,巩固了GMP认证成果,正确处理好QC与GMP…  相似文献   
2.
平阳霉素的分离和鉴别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许鸿章  张鹤镛 《药学学报》1980,15(10):609-614
轮枝链霉菌平阳新变种(Str.Verticillus Vat.Pingyangensis n.Var.)所产生的抗肿瘤抗菌素是由十余种组分组成的复合物,其中两个主要组分分别与博莱霉素A2和B2完全相同。在生产过程中通过菌种选育和发酵工艺的改进,产品的组成发生了变化,主要组分变成了博莱霉素A5,已正式命名为平阳霉素。它在复合物中所占比例一般约为60%。本文报告平阳霉素的分离、理化性质和鉴别。  相似文献   
3.
争光霉素A6和它在争光霉素复合物的地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争光霉素A5已鉴别为Bleomycin A6,在争光霉素复合物中所占比例一般在10%左右,在某些批样中可高达15%以上。文献报告Bleomycin A6在天然产的Bleomyein复合物中只有痕量。通过向发酵培养基中加入特定组分的末端胺可大大提高其特定组分在复合物中的含量比而其它组分的产生则不同程度地被抑制。但Bleomyein A6例外,即使向培养基中加入其末端胺精胺(0.3mg/ml),在所产生的复合物中大大增多的组分是Bleomyein A6,而Bleomycin A6仍只有痕量。这表明争光霉素产生菌有和Bleomycin产生菌明显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推行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是医药行业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行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是医药行业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国家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张鹤镛改革开放十六年来我国医药事业迅速发展,为医疗保健卫生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与此同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医药的法制建设相对滞后,为了加强依法管...  相似文献   
5.
药品监管要持续地实践科学监管理念,真正把解决广大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监管工作的首位,这既是广大群众的心声,也是监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检验药品监管系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大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6.
贯彻药品管理法促进医药经济的健康发展──纪念《药品管理法》实施10周年国家医药管理局(北京100810)张鹤镛《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下称《药品管理法》)于1984年9月20日第18号以主席令公布,1985年7月1日起实施,到今年已经10年了。...  相似文献   
7.
8.
推进“211工程”是实施“科教兴药”战略的重要部署张鹤镛(国家医药管理局北京10000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事业飞速发展,医药工业以年平均增长17.5%的速度持续发展,是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较快、成长性较好的产业部门之一。1995年医药工业总产值达...  相似文献   
9.
10.
加快医药科技进步促进医药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鹤镛 《中国药学杂志》1997,32(11):654-659
加快医药科技进步促进医药经济发展张鹤镛(北京100810国家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医药行业是关系到全国12亿人民健康的特殊产业群体,因此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落实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