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长强穴最早记载于《针灸甲乙经》"在脊骶",为督脉起始穴,亦为督脉络穴,《千金翼方》言其可针入三寸。临床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难经·二十八难》曰:"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入属于脑。"长强穴为督脉脉气所发,上入于脑,故针刺长强穴亦可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面肌痉挛、小脑梗死后共济失调等。孙菊光教授临床擅长通过创新针刺法以提高针刺疗效,基于督脉循行入脑,关联诸筋,从督脉论治脑病,针刺督脉络穴长强穴为主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收效显著,现择其验案2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温疫病中舌象的特征及其在诊疗中的价值。方法:采集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肺病科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型患者的舌象及其临床证候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了65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型患者,男39例(60.0%,39/65)、女26例(40.0%,26/65),平均年龄(78.3±9.0)岁。常见舌象表现:(1)舌色以暗红舌(43.0%)为主,部分患者可见淡红舌(26.1%);(2)舌形常见肿胀舌(36.9%)、裂纹舌(35.3%),部分可见胖大舌(20.0%);(3)舌苔颜色以黄苔(49.2%)、白苔(47.6%)为主;(4)苔质多为腻苔(49.2%)及薄苔(33.8%),部分患者可见剥落苔(12.3%);(5)综合苔质和苔色,以黄腻苔(35.3%)、薄白苔(27.6%)为多。根据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及舌象分析,总体以湿邪为主,同时可见瘀、热、虚等证素,临床证候也多表现为痰湿中阻、湿热壅肺、气阴亏虚且三证之间证候信息互有夹杂。相关性分析进一步发现:舌色变化与基础疾病呈高度相关,舌苔变化则与中医证候类型高度相关。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型患者多为高...  相似文献   
3.
<正>产后抑郁症是妇女产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达10%~15%[1],严重危害妇女和儿童的身心健康[2]。笔者采用气交灸结合耳穴揿针治疗轻中度产后抑郁症36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6例轻中度产后抑郁症患者均于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在江苏省第二中医院针灸科、脑病科、妇科门诊招募,年龄21~36(26±2)岁;病程35 d~1年,平均(9.0±2.3)个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