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5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难治性哮喘的治疗以吸入类固醇为主.但因该类药物副作用等问题,临床一直寻求更好的替代方法。本文介绍了以柴朴汤为代表的汉方药用于难治性哮喘的特点、作用机理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3.
报道了半夏厚朴汤治疗1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有效的病例。患者在服药前后以多睡眠记录仪(PSG)进行评价,在临床症状减轻的同时PSG所见亦有改善。 患者为32岁男性,21岁出现睡眠呼吸暂停,27岁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但无改善,以后白天工作时也明显嗜睡。检查:呼吸暂停及呼吸不足指数(AHI)为19.2次/h。多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防治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化疗药物无选择性的杀伤作用,常使正常的骨髓造血干细胞、骨髓造血微环境受到损伤,造成骨髓抑制,外周血白细胞减少,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严重者可导致感染或出血,患者常因此被迫减少剂量或缩短疗程,甚至终止化疗.随着粒/粒巨集落刺激因子的广泛应用,中性粒细胞减少得到了有效控制,而卡铂、吉西他滨等药物引起的较明显的血小板减少症目前尚无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因此,防治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成为近期研究的热点.西医治疗以输注血小板为标准治疗,但因保存时间短、供血来源缺乏、花费较高且可能发生血源性感染、输血反应及产生血小板抗体等,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白细胞介素-11(IL-11)、血小板生成素(TPO)虽有较好疗效,但因不良反应大、价格昂贵等原因还不能广泛用于临床[1].中医药在防治化疗不良反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将中医药防治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进展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日本东洋医学会第54次学术总会讨论了非处方汉方药的现状及其重新评价、汉方方剂收入药典面临的问题以及汉方的ATC分类,并介绍了有关生药品质评价、管理及研究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非甾体类镇痛消炎药作用机制的新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甾体类镇痛消炎药(NSAIDs)具有疗效明确,耐受性好等优点,然而NSAIDs导致的胃肠道不良反应限制了NSAIDs的进一步应用.在美国每年因NSAIDs所致严重胃肠道并发症,使10.7万人次住院,1.65万人死亡[1].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扶正散结合剂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9例中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放、化疗,治疗组在常规放、化疗基础上加用扶正散结合剂;以临床症状改善、毒副作用、免疫功能指标及1、2、3年生存率为指标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放化疗反应、提高免疫功能及生存期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扶正散结合剂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常并发角膜损害,随病情进展角膜的感觉降低、泪腺分泌减少,因痛觉迟钝,损害逐渐增加并加重。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3例西药无效的难治性心功能不全给予木防己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已成为老龄化社会骨折、长期卧床的主要原因之一.汉方药不仅能改善骨质疏松的疼痛,还可维持或增加骨量,防止骨折.本文介绍了日本近年来有关汉方治疗骨质疏松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