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伴代谢综合征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中医证型与大动脉僵硬度的相关性。方法:代谢综合征患者247例和50名健康人(正常组),进行辨证分型,测定各组颈-股脉搏波速度,并分为正常、轻、中、重4个等级,进行分析。结果:伴代谢综合征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各中医证型比例为:痰浊阻遏型(27%)、痰瘀互结型(24%)、脾肾阳虚型(17%)、气阴两虚型(12%)、肝肾阴虚型(11%)和脾肾气虚型(9%);各证型组间颈-股脉搏波速度比较:痰瘀互结证组>痰浊阻遏证组>脾肾阳虚证组>气阴两虚证组>肝肾阴虚证组>脾肾气虚证组,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所有研究患者证型分布与颈-股脉搏波速度分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各组间脉搏波速度等级构成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痰瘀互结证组患者中、重度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而脾肾气虚证组中为正常的患者比例高于其余各组(P<0.05),且未出现重度患者。结论:伴代谢综合征的慢性肾脏病人中医证型以痰浊阻遏型和痰瘀互结型居多;各中医证型组间大动脉僵硬度的变化与中医证型衍化规律一致,可作为伴代谢综合征的慢性肾脏病人的客观指标及疗效参考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肝X受体α/核转录因子-κB(LXRα/NF-κB)通路探讨疏肝温胆汤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小牛血清白蛋白免疫损伤、高脂饲养和束缚情志应激的方法建立肝郁型的新西兰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疏肝温胆汤低、中、高剂量组(2. 18,6. 54,19. 62 g·kg~(-1)·d~(-1))。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疏肝温胆汤低、中、高剂量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均予同浓度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灌胃6周。给药结束后,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检测各组主动脉的病理变化;分别采用酶法、硝酸还原酶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各组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的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主动脉组织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mRNA的表达;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组织的LXRα/NF-κB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管腔明显狭窄,粥样斑块形成明显,可见大量的细胞内泡沫样改变,而阿托伐他汀组和疏肝温胆汤高、中、低剂量组的血管狭窄、粥样斑块及泡沫样改变的程度均较模型组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TG,TC和LDL-C升高(P 0. 05),HDL降低(P 0. 05),血清中NO明显降低(P 0. 05),ET-1明显升高(P 0. 05),hs-CRP,IL-1β,IL-6和MMP-9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 0. 05),LXRα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 0. 05),NF-κB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 0. 05);与模型组比较,阿托伐他汀及疏肝温胆汤低、中、高剂量组的TG,TC和LDL-C含量明显降低(P 0. 05),阿托伐他汀组和疏肝温胆汤高剂量组血清中NO明显升高(P 0. 05),ET-1明显降低(P 0. 05),阿托伐他汀组及疏肝温胆汤低、中、高剂量组中CRP,IL-1β,IL-6和MMP-9的表达量均降低(P 0. 05),阿托伐他汀组、疏肝温胆汤各剂量组中LXRα的蛋白表达量均升高(P 0. 05),NF-κB的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 0. 05)。结论:疏肝温胆汤通过调控LXRα/NF-κB信号通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从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验证肝气郁滞型代谢综合征(MS)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准确性,为肝气郁滞型MS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规范化、量化的依据。方法将548例(男287例,女261例)MS患者根据中医四诊资料分为肝气郁滞型(147例)、痰湿壅盛型(140例)、瘀血阻络型(131例)、脾肾两虚型(130例)4种证型。测所有患者的身高、体重、腹围、血压、血糖、血脂(包括TG、TC、LDL-C、HDL-C)等指标并计算患者体重指数(BMI)、SAS和SDS标准分,分析不同中医证型中各观察指标的关系。结果肝气郁滞型MS患者的SAS及SDS标准分与其余3种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气郁滞型MS患者的体重、腹围及TG与瘀血阻络型、脾肾两虚型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气郁滞型MS患者的BMI与脾肾两虚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气郁滞型MS患者的SAS、SDS标准分结果证实了肝气郁滞型MS中医辨证分型的准确性,为肝气郁滞型MS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了规范化、量化的依据。其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疏肝温胆汤对高脂膳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肥胖大鼠糖脂代谢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和他汀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其他各组大鼠采用高脂膳食喂养法建立胰岛素抵抗肥胖模型。成功造模后,中药组和他汀组分别给予疏肝温胆汤和阿托伐他汀钙片混悬液灌胃4周,同期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给药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Lee’s 指数、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计算稳态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QUICKI)、脂肪指数,以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脂肪组织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Lee’s 指数、脂肪指数、HOMA-IR升高,QUICKI显著降低,血清FBG、Fins、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脂肪组织TNF-α、IL-6、IL-17、IL-1β的含量升高(均P < 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体质量、Lee’s 指数、脂肪指数、HOMA-IR降低,QUICKI显著升高,血清FBG、Fins、TC、TG、LDL-C水平降低,HDL-C水平升高,脂肪组织TNF-α、IL-6、IL-17、IL-1β的含量降低(均P < 0.05),且除TC、LDL-C、HDL-C指标外,2个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疏肝温胆汤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肥胖大鼠的糖脂代谢和抑制炎症反应状态。  相似文献   
5.
陈伯钧教授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广东省中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临床工作25年,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随师学习,获益匪浅,现就其运用中医药治疗CHF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陈伯钧教授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应用实践中,认为该病的进展与肝的关系密切相关,并根据病情进行性发展的特点,提出分期辨证论治高血压病的观点,文章中探讨了高血压的病机发展并对各期证型加以分析,另若辨及病机较为复杂,可辅以气血、脏腑辨证施治,并兼顾标本虚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伴代谢综合征的患者大动脉僵硬度水平以及相关因素,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择伴有代谢综合征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共247例,观察及记录其年龄、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另外测定各例患者颈-股脉搏波速度(CF-PWV),加以分级,并进行分析。结果:对伴代谢综合征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中CF-PWV加以分级,血管轻度以上硬化有168例,占患者总数68.0%;单因素分析中CF-PWV与收缩压(SBP)、脉压(PP)呈正相关,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与甘油三酯(TG)、超敏C反应蛋白(sCRP)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白蛋白(Alb)呈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SBP、PP和HDL-C是影响患者CF-PWV的独立因素,所建立回归方程为CF-PWV(m/s)=2.981 0.025年龄(岁) 0.032SBP(mmHg) 0.044PP(mmHg) 0.230HDL-C(mmol/L),各偏回归系数P<0.05。结论:伴代谢综合征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存在血管硬化的比例明显,CF-PWV与患者年龄、SBP、PP、HDL-C等具有相关性,提示相关客观指标可作为血管硬化程度评价依据,通过一定程度干预血压、血脂等相关因素可能对预防或延缓慢性肾脏病伴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管硬化起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疏肝温胆汤对高脂膳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肥胖大鼠糖脂代谢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和他汀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其他各组大鼠采用高脂膳食喂养法建立胰岛素抵抗肥胖模型。成功造模后,中药组和他汀组分别给予疏肝温胆汤和阿托伐他汀钙片混悬液灌胃4周,同期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给药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Lee’s指数、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计算稳态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QUICKI)、脂肪指数,以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脂肪组织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Lee’s指数、脂肪指数、HOMA-IR升高,QUICKI显著降低,血清FBG、Fins、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脂肪组织TNF-α、IL-6、IL-17、IL-1β的含量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体质量、Lee’s指数、脂肪指数、HOMA-IR降低,QUICKI显著升高,血清FBG、Fins、TC、TG、LDL-C水平降低,HDL-C水平升高,脂肪组织TNF-α、IL-6、IL-17、IL-1β的含量降低(均P<0.05),且除TC、LDL-C、HDL-C指标外,2个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温胆汤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肥胖大鼠的糖脂代谢和抑制炎症反应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气虚痰瘀证)患者进行单一证候要素分类,记录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及讨论心梗证候分布特点。方法纳入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于心血管科住院治疗且辨证为气虚痰瘀证的心肌梗死患者共142例,进行单一证候要素分类(气虚证候组、痰浊证候组、血瘀证候组),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临床指标等资料,对其证型分布进行分析及讨论。结果 1)在对气虚痰瘀证心梗患者行证候要素分组中,符合气虚组辨证的占比为21.83%;痰浊组占比为55.63%;血瘀组占比为49.30%。2)3个证候要素组别之间性别、年龄的分布存在差异。气虚组与痰浊组的性别分布存在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组的年龄构成相较于痰浊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3)3个证候要素组脑钠肽(BNP)的对比结果可见,气虚组患者的BNP水平相比较于痰浊组(P=0.015)、血瘀组(P=0.041)的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3个证候组间血小板聚集率的比较,血瘀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高于气虚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分析3个证候要素组别血脂的差异,其结果主要提示,气虚组患者LDL-C水平(P=0.034)、TC水平(P=0.03)低于痰浊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余组间对比差异基本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在气虚痰瘀证AMI患者中,急性期多以标实为主,故伴痰浊、血瘀证候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气虚组。而后随年龄增长,气虚证候表现趋于明显。2)BNP升高是支持气虚证候辨证的一个重要客观指标依据。3)血小板聚集率升高是支持血瘀证候辨证的一个重要客观指标依据。4)LDL-C、TC、TAG与痰浊证候组可能存在相关关系,仍需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拟射麻汤对哮喘豚鼠模型气道炎症的治疗干预效果,探讨自拟射麻汤对哮喘气道炎症干预的机理。方法将24只健康豚鼠分为自拟射麻汤组、模型组与地塞米松组各8只,并采用鸡卵白蛋白致敏法复制实验性过敏性哮喘模型,以此观察3组豚鼠的气道炎症变化情况。结果射麻汤组、地塞米松组豚鼠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减轻,且地塞米松组要稍优于射麻汤组;射麻汤组和地塞米松组肺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值及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自拟射麻汤的哮喘气道重塑改善情况优于不治疗组,与地塞米松组疗效相似,提示自拟射麻汤对哮喘治疗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