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20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切口分段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淑伶 《疑难病杂志》2009,8(5):303-303
环状混合痔治疗难度较大,目前多采用分段剥扎法,但术后皮桥水肿、继发肛裂和肛管狭窄发生率较高,笔者采用小切口分段外剥内扎术及非结扎部位内痔以消痔灵注射,并对结缔组织型行肛门括约肌松解治疗9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1997年12月~1999年1月,本院应用X—刀治疗胰腺癌9例,初步效果较好。现就X-刀治疗情况总结如下。l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9例病人中,男6例,女3例;年龄34~78岁。原发肿瘤3例,瘤体直径5~6cm;转移瘤6例,瘤体直径1例为2cm,其余为4~7cm,其中3例伴有他处转移。病理诊断:腺癌4例,黏液腺癌1例,鳞癌3例,未分化癌1例。1.2治疗方法 病人先经X-刀CT配套系统定位、拍片,然后经X-刀TPS图像系统处理,制订三维治疗方案,由医生、物理人员、技术员共同在Vrian-6X速器上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法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80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采用天枢、足三里和大肠俞穴位埋线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口服治疗,每日3次,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并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29例,显效12例,有效31例,无效18例,愈显率45.56%;对照组临床痊愈15例,显效19例,有效28例,无效28例,愈显率37.7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排便频率、排便困难程度、排便时间积分和主症总积分、兼症积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穴位埋线法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5.
消痔灵注射治疗腱鞘囊肿41例北京市平谷中医医院(101200)张淑伶关键词消痔灵注射液,腱鞘囊肿我院自1988年8月以来,用该药囊腔内注射治疗腱鞘囊肿41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组41例,男12例,女29例;年龄在12~45岁之间...  相似文献   
6.
1病例报告例1:男,35岁。因右侧腹痛4个月入院。患者疼痛局限,无放射,无恶心呕吐、腹胀,伴有反复发热(38~39℃),经抗炎治疗无明显改善。1周前出现右下肢肿胀,皮温升高,主动脉搏动正常。CT平扫示右肾上腺区见一11cm×7cm×6cm巨大不规则软组织肿块,边界尚清,密度均匀,增强后肿块呈中等度不均强化,肿块向前生长推移,包绕下腔静脉,致其以下至右侧髂总静脉水平管腔内均见明显瘤栓形成,腹膜后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术后巨检示:肿块切面呈灰白色,部分质韧。镜检示:肾上腺正常结构消失,被瘤细胞弥漫浸润,核分裂相易见。免疫组化示:LCA(+),L26(-…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结合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PPH结合外痔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对手术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手术均获得成功,均无复发病例,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在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出血、肛门坠痛及水肿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PPH结合外痔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在治疗环状混合痔方面,与传统的外剥内扎术相比,具有术后恢复快、疼痛轻、疗效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消痔灵注射加肛管紧缩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年来,我们在采用消痔灵直肠内外注射、直肠内瘢痕固定的基础上,加用肛管紧缩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显著上升,且发生在直肠-乙状结肠段的肠癌占结直肠癌的70%~80%。电子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是肠癌筛查、普查的重要手段,其具有操作简单、痛苦小、价格低、结果可靠等优势,可用于诊治直肠息肉以及监测结直肠炎症性疾病等。目前,关于电子乙状结肠镜检查的肠道准备及操作过程等尚无明确、统一的技术规范。为了规范电子乙状结肠镜的应用,更好地辅助开展结直肠癌的筛查及预防工作,北京肛肠学会组织了21位国内肛肠领域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结合循证医学证据进行反复研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形成了《电子乙状结肠镜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年版)》。  相似文献   
10.
肛瘘作为肛肠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存在临床诊疗方案繁多、认知不统一等问题,缺乏业界公认的诊疗规范,多数研究仅限于理论探讨,临床指导意义较弱,导致肛瘘术后复发率较高。北京肛肠学会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征询了国内肛肠领域30余位专家的意见,结合循证医学证据进行反复推敲,形成了《肛瘘的诊治专家共识(2020版)》。本共识提出了肛瘘的治疗原则,指出了传统挂线、肛瘘切开术、Lift术式、瘘管填塞术及近年兴起的视频辅助下肛瘘切除术(VAAFT)等多种术式的优缺点,以指导肛肠专业医生的临床实践,规范诊疗行为,提高肛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