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健脾益肾化浊方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及ETCM数据库筛选健脾益肾化浊方的活性成分,运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对活性成分进行靶点预测;运用GeneCards数据库筛选PSCI相关疾病靶点;运用RStudio软件对健脾益肾化浊方及PSCI共同靶点绘制韦恩图;将二者共同靶点通过STRING及Metascape数据库分别进行PPI分析,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运用Cytoscape 3.6.0绘制“健脾益肾化浊方-靶点-PSCI-通路”网络图;采用AutoDock对核心成分及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筛选出健脾益肾化浊方39种活性成分和553个靶点,筛选出PSCI潜在靶点2 305个,二者共同靶点为254个。通过GO及KEGG富集分析,发现健脾益肾化浊方可能通过突触可塑性、抗细胞凋亡、抗炎等多靶点、多途径发挥对PSCI的治疗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提示活性成分Stigmasterol与核心靶点(MAPK1、SRC、MAPK3、TP53、HSP90AA1),Palmatine与核心靶点(AKT1)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健脾益肾化浊方治疗PSCI可能通过调节突触可塑性、抗细胞凋亡、抗炎等生物学过程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帕金森病,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障碍、姿势不稳及肌肉僵直等,其病位在脑,多因肾虚、血瘀、痰浊所致,究其根源,脑髓损伤是发病的基础,肾虚是源头,但不应完全责之肾、髓.脑髓为阴,脑气为阳,脑神为用,脑髓为病,脑神无以统帅,脑气逆乱无章,影响五脏六腑、五官九窍而发病,是故帕金森病非一元一体所能述清,当从脑髓、脑神、脑气多角度论治,相互依存,共为一体.  相似文献   
3.
正常的步态功能是一个由感觉、认知及运动功能共同参与的过程,需将外部感觉信息和涉及皮质、皮质下、脑干及脊髓结构的神经网络相结合[1-2].步态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并预示着认知功能下降、跌倒和死亡的风险[3-4].脑小血管病(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 )系指由颅内小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鉴定缺血性脑卒中火毒证大鼠脑缺血半暗带皮层组织能量代谢相关蛋白,探讨其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提取模型大鼠脑缺血半暗带皮层组织蛋白质及假手术大鼠脑组织相应部位蛋白,分别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切取差异蛋白点进行ABI 5800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TOF)鉴定。结果双向凝胶电泳技术结合MALDI-TOF/TOF成功鉴定出21种能量代谢相关蛋白。结论建立了缺血性脑卒中火毒证大鼠脑缺血半暗带皮层组织蛋白质的鉴定方法,发现了21种可能与缺血性脑卒中火毒证相关的能量代谢相关蛋白,为脑卒中药物开发提供可能的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苦碟子注射液对氧糖剥夺/复氧(OGD/R)损伤大鼠C6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对IκBα/NF-κB蛋白活化的影响。方法将C6胶质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OGD/R模型组、苦碟子注射液组,采用OGD/R方法建立C6胶质细胞损伤模型。MTT法确定氧糖剥夺/复氧时间和苦碟子注射液的最佳有效浓度;LDH漏出率检测细胞死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p-IκBα/IκBα、p-NF-κB/NF-κB蛋白表达。结果 C6胶质细胞OGD/R时间为OGD24h/R6h,苦碟子注射液最佳浓度为1.25%。OGD/R损伤后,细胞IκBα和NF-κB的表达上调及磷酸化蛋白增加;苦碟子注射液能够显著降低细胞死亡率,降低细胞p-IκBα和p-NF-κB蛋白高表达。结论 OGD/R损伤C6胶质细胞,促进了IκBα/NF-κB磷酸化,苦碟子注射液可抑制C6胶质细胞中IκBα/NF-κB磷酸化活化,降低细胞死亡率,对胶质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7.
"以方测证"认识方法,是从方药性味、功效出发,针对症状,观察临床应用该方药后药效反应,推知病变本质,以更准确地进行中医辨证论治。"以方测证"认识方法可帮助解读中医经典,全面完善中医学理论体系,继而指导提高临床疗效,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中医研究方法,在中风病等诸多疾病的治疗和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其运用过程中,仍因中医方药多效性,人体复杂性、整体性,个体医家经验局限性等因素而存在着偏差分歧。应用大数据模式,完善对照组,借助其他学科优势等手段,可进一步完善此认识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面对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人类健康的需求所赋予中医的历史责任和使命,中医药国际化事业在近几年得到了很大发展。国务院签发《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医药类出口总额经年递增、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用中医药防治各类疾病、中医药学纳入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医药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发展等一系列可喜的进展[1]。一个民族的社会发展力和国际影响力,表现在其文化能否在文化冲突和交流中被世界所认同,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并分析名中医学术思想传承现状。方法制定"名中医学术思想传承现状研究调查问卷",对北京、山东、吉林、青海、湖北、福建、浙江、四川8省(市)具备副高级以上职称医师进行现场调查,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受访者认为名中医学术思想对于中医药事业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名中医理论经验有所遗失,名中医思想精髓未能有效的代代相传,传承工作不能全面高效进行。结论名中医学术思想传承对于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通过政府支持、教育改革、文化产业和社会专门机构建设来帮助名中医学术思想更好地传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动态观察清脑滴丸对急性脑缺血大鼠大脑皮层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核抗原(Neu N)表达的影响,探究其对急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清脑滴丸组3组,7个亚组,采用改良的Zea Longa法建立急性脑缺血动物模型,采用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和损伤状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GFAP、Neu N的表达水平。结果 HE染色和尼氏染色发现,大鼠在缺血再灌注的不同时点大脑皮层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理形态学改变,以缺血再灌注24 h时较为显著,出现神经元水肿、细胞和血管间隙增宽、核固缩;免疫组化染色法发现再灌注3 h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出现损伤,24~72 h神经元损伤较重,星形胶质细胞突起断裂明显,细胞排列稀疏;清脑滴丸组缺血1.5 h再灌注24 h和72 h神经元数量较模型组增多,细胞核着色较深。结论清脑滴丸可减轻急性脑缺血大鼠大脑皮层组织损伤,上调皮层Neu N和GFAP蛋白的过低表达,可减轻急性脑缺血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