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天南星始见于《本草拾遗》。据《本草纲目》中记载:“天南星即本草虎掌也,小者名由跋。古方多用虎掌,不言天南星。南星近唐人中风痰毒方中用之,乃后人采用,别立此名尔”。其性味辛苦、温、有大毒,乃入手足太阴肺、脾经之药。味辛而麻,能治风散血;气温而燥,能胜湿除涎:性紧而毒,能攻积拔肿。由此可见,天南星尤善燥湿化痰、开窍定惊、  相似文献   
2.
HSC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合成细胞。从人肝组织中分离培养HSC,用于中药药理研究,可以得到与人体内相接近的实验结果,从而增加实验数据的可信度。我们成功分离培养了人肝星状细胞(H-HSC),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带状疱疹是一种在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祖国医学称之为“蛇串疮”。因其皮肤上有红斑水疱,累累如串珠,且每多缠腰而发,故又名缠腰火丹。张鹰老师临证30年余,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有独到之处,且临床疗效亦佳,现将吾跟师所学之心得整理如下,以飧同道。1 脾蕴湿热,治以清凉解毒吾师认为,皮肤病是人体全身性疾病在皮肤上的外在表现,因此主张“治外必本诸内”的原则,强调以内治为主,将内治与外治相结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其认为带状疱疹多由肝气郁结久而化火,脾经湿热内蕴,外溢皮肤而生。因此在治疗上…  相似文献   
4.
徐列明教授益气健脾法治疗慢性肝病验案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列明教授深领东垣之法,擅长从脾论治慢性肝病。今举肝硬化腹水、门静脉高压症、非酒精性脂肪肝、黄疸四则验案详细说明之。  相似文献   
5.
叶天士认为,胃为阳土,喜柔润恶刚燥,主肺,胃阴虚则不饥不纳,治应以清养甘濡而润之品.他提出了"胃阴虚学说",并创立了养胃汤,弥补了东垣惟重益气升阳之不足,可谓是开创了养胃阴治疗脾胃病的先河.  相似文献   
6.
周希元  张文炜 《光明中医》2013,(7):1509-1514,1527
本文主要分析了网络平台,特别是由越来越多的社团开发的为人本健康服务的数字化图书馆网络平台,扩大传统图书馆职能结构和人才需要,促进为健康服务的终端再开发,转化健康服务新理念。最近出现的结构传感监测系统在管理上的应用,可以借鉴其技术内涵应用到人本健康服务管理中来,使得传统生育计划行政管理,转化为层次网络信息平台的结构健康监测实时互动运作,进而实施优生优育人本健康服务新进展。现在数字化技术、传感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网络技术和集成融合技术都已具备这种发展的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7.
养胃汤方出自清代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由麦冬、白扁豆、玉竹、甘草、桑叶、沙参组成。用于治疗胃虚少纳,土不生金,音低气馁,属胃阴虚证。叶氏认为,胃为阳土,喜柔润恶刚燥,主降,胃阴虚则不饥不纳,治应以清养甘濡而润之品[1],提出“阴虚学说”——创立养胃汤,弥补了东垣惟重益气升阳之不足。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本方被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各种疾病的治疗,尤其是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为历代医家所公认的治疗阴虚型脾胃病的良方。叶氏养胃汤的创立,亦是历史上脾胃学说中一重大转变,对后世影响颇深。近年来,该方已在临床上…  相似文献   
8.
养胃汤方出自清代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由麦冬、白扁豆、玉竹、甘草、桑叶、沙参组成.用于治疗胃虚少纳,土不生金,音低气馁,属胃阴虚证.叶氏认为,胃为阳土,喜柔润恶刚燥,主降,胃阴虚则不饥不纳,治应以清养甘濡而润之品[1],提出"阴虚学说"--创立养胃汤,弥补了东垣惟重益气升阳之不足.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本方被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各种疾病的治疗,尤其是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为历代医家所公认的治疗阴虚型脾胃病的良方.叶氏养胃汤的创立,亦是历史上脾胃学说中一重大转变,对后世影响颇深.近年来,该方已在临床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现将其研究现状述评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