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医药卫生   4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巴东栎中的黄酮类成分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继上报之后 ,又从巴东栎 (QuercusenglerianaSeem .)叶片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和鉴定了 6个黄酮类化合物 .它们是山萘酚 3 O β D 吡喃葡萄糖苷 (E9) ,山萘酚 3 O α L 吡喃阿拉伯糖苷(E10 ) ,槲皮素 3 O α L 吡喃阿拉伯糖苷 (E12 )和金丝桃苷 (E13) ,及 2个酰化黄酮山萘酚 3 O (2″ ,6″ 二 反式 对 肉桂酰基 3″ ,4″ 二 乙酰基 ) β D 吡喃葡萄糖苷 (E14)和山萘酚 3 O (2″ ,6″ 二 反式 对 肉桂酰基 ) β D 吡喃葡萄糖苷 (E15 ) .这些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出  相似文献   
3.
白背叶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冯子明  李福双  徐建富  张培成 《中草药》2012,43(8):1489-1491
目的 研究白背叶Mallotus apelta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香树脂醇乙酸酯(1)、高根二醇(2)、羽扇豆-20 (29)-烯-3β,30-二醇(3)、对羟基苯甲酸-2α-羟基油桐酸酯(4)、α-香树脂醇乙酸酯(5)、油桐酸(6)、槲皮素(7)、3-甲氧基-4-O-β-D-葡萄糖基苯甲酸(8)、勾儿茶素(9).结论 化合物1~4、6、8、9为首次从野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探讨红景天、蛹虫草、大黄配伍(中药复方FF16)对小鼠胰岛素抵抗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中药复方FF16具有明显增加机体整体和组织胰岛素敏感性作用;分别使IRF小鼠和KKAy小鼠的受损的胰岛素耐量之AUC降低24.1%,38.5%;升高的血清胰岛素水平下降46.0%,30.4%,HOMA-IR降低52.4%,81.2%;降低的GIR增加了119.3%,202.4%。FF16使KKAy小鼠全身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WBI增加了1.0倍;肝脏、脂肪和骨骼肌胰岛素依赖的葡萄糖摄取能力分别增强1.5,2.8,2.2倍。此外,FF16抑制基因重组人源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1B)蛋白活性的IC50为0.225 mg.L-1;使IRF小鼠肝脏升高的蛋白PTP1B表达下调了45.8%。结果说明,中药复方FF16具有显著的胰岛素增敏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抑制PTP1B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山楂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张培成  徐绥绪 《药学学报》2001,36(10):754-757
目的 研究山楂(CrataeguspinnatifidaBge .varmajorN .E .Br.)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大孔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和聚酰胺柱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山楂素I(1) ,槲皮素(2 ) ,3-O-β-D-吡喃葡糖槲皮素(3) ,3-O-β-D-吡喃半乳糖槲皮素(4) ,3-O-β-D-吡喃葡糖(6→1)-α-L-鼠李糖槲皮素(5 ) ,3-O-β-D-吡喃半乳糖(6→1)-α-L-鼠李糖槲皮素(6 ) ,山萘酚(7) ,7-O-α-L-鼠李糖-3-O-β-D-葡糖山萘酚(8)。结论 1为新化合物,8为首次从该属中分得  相似文献   
6.
7.
醉马草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苑祥  李震源  梅丽娟  张培成 《中草药》2021,52(4):937-942
目的研究禾本科芨芨草属植物醉马草Achnatheruminebrians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综合运用HP-20大孔树脂、ODS中压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其波谱数据,并通过对比文献报道的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从醉马草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红草素(1)、金丝桃苷(2)、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基-(3′→O-3′′′)-槲皮素-3?-O-β-D-吡喃半乳糖苷(3)、3?-甲氧基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4)、异鼠李素-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5)、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6)、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基-7-O-α-L-吡喃鼠李糖苷(7)、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8)、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9)、8-甲氧基槲皮素-3-O-β-吡喃葡萄糖苷(10)、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基-7-O-β-D-吡喃葡萄糖苷(11)、5,7,3?-三羟基-8,4?,5?-三甲氧基黄酮(12)、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苷-6??-甲酯(13)、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苷(14)和金圣草黄素(15)。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醉马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桫椤Cyathea spinulosa Wall.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桫椤的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豆甾-4-烯-3,6-二酮(1)、豆甾-3,6-二酮(2)、麦角甾醇(3)、原儿茶醛(4)、1-O-β-D-glucopyranosyl-(2S,3R,4E,8Z)-2-[(2-hydroxyoctade-canoyl)amido]-4,8-octadecadiene-1,3-diol(5)、(2S,3S,4R)-2-[(2'R)-2'-hydroxytetracosanoylamino]-1,3,4-octade-canetriol(6)、β-谷甾醇(7)、胡萝卜苷(8)。结论:其中,化合物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红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研究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7,8-dimethylpyrazino[2,3-g]quinazolin-2,4-(1H,3H)- dione(1),腺苷(2),腺嘌呤(3),尿苷(4),胸腺嘧啶(5),尿嘧啶(6),roseoside(7),4′-O-二氢红花菜豆酸-β-D-葡萄糖苷甲酯(8),4-O-β-D-吡喃葡萄糖氧基苯甲酸(9)和对羟基苯甲酸(10)。结论:化合物1和8为首次得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7,9,10为首次从红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绪扩  姜建双  冯子明  杨桠楠  张培成 《中草药》2020,51(20):5105-5113
目的对茅苍术Atractylodeslancea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并评价所得化合物对脂多糖(LPS)诱导小胶质细胞BV2分泌NO的抑制作用。方法茅苍术根茎的80%乙醇提取物经萃取后,得正定醇亚部位;再依次经大孔吸附树脂柱、凝胶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柱进行系统分离;采用HRESIMS、NMR、ECD等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茅苍术根茎正丁醇亚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E,8R)-癸烯-4,6-二炔-1,8-二醇-1-O-β-D-呋喃芹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1)、(8S)-癸烷-4,6-二炔-1,8-二醇-8-O-β-D-吡喃葡萄糖苷(2)、(2E,8R)-癸烯-4,6-二炔-1,8-二醇-8-O-β-D-吡喃葡萄糖苷(3)、(2E,8S)-癸烯-4,6-二炔-1,8-二醇-8-O-β-D-吡喃葡萄糖苷(4)、(2E,8E)-2,8-癸二烯-4,6-二炔-1,10-二醇-1-O-β-D-吡喃葡萄糖苷(5)、(7R,8S)-3′,9,9′-三羟基-3-甲氧基-1′-丙醇基-7,8-苯并二氢呋喃木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6)、(7′R*,8S*,8′S*)-南烛木树脂酚9′-O-β-D-吡喃葡萄糖苷(7)、(7S,8R)-4,9,9′-三羟基-3′-甲氧基-8-O-4′-新木脂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8)、水杨酸甲酯2-O-α-L-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9)、苯乙醇7-O-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10)。结论化合物1和2为2个新的C10骨架类型的多烯炔苷,分别命名为苍术烯炔苷A和苍术烯炔苷B;化合物6、8~10为首次从从茅苍术中分离得到;在10μmol/L浓度下,化合物10对小胶质细胞分泌NO的抑制率最高,为31.18%;而1及2和4的混合物对小胶质细胞分泌NO的抑制率分别为22.01%和14.09%,仅具有较弱的体外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