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8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KD)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病学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所有的住院DKD患者800例。根据是否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将患者分为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组(558例)和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组(242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身高、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吸烟史、饮酒史等一般资料,检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肝肾功能、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a(Apoa)、甲状旁腺素(PTH)、C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脑钠肽(BNP)、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UACR)、血β_2-微球蛋白(β_2-MG)水平等指标。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800例DKD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558例(69.75%),其中冠状动脉疾病(CAD)、左心室肥厚(LVH)、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脑血管疾病(CVA)、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LA)的患病率分别为12.50%(100/800)、 4.13%(33/800)、4.37%(35/800)、13.75%(110/800)、35.00%(280/256);DKD患者慢性肾脏病(CKD)1-5期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分别为2.50%(20/800)、3.75%(30/800)、12.50%(100/800)、17.50%(140/800)、33.50%(268/800),DKD不同慢性肾脏病(CKD)分期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38,P=0.001)。合并心血管疾病组与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SBP、饮酒率、吸烟率、HbA1C、Scr、SUA、TC、LDL-C、UACR、Apoa、PTH、β_2-M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SUA、Apoa、LDL-C、UACR及β_2-MG水平是DKD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DKD患者易于检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年龄、SUA、Apoa、LDL-C、UACR及β_2-MG水平影响DKD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合用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房颤)合并各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62例,均为慢性房颤合并各种室性心律失常,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治疗组在胺碘酮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抗心律失常的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均明显减少,临床症状改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但治疗组长间期发生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合用胺碘酮在控制室性心律失常的同时可有效避免心动过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患者 女,24岁。于2004年11月开始出现发作性心悸、胸闷,每次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能自行缓解,多在活动或精神紧张时诱发。于2005年3月4日上午在行走中突然晕倒,无抽搐及二便失禁。心电图示多源性室性早搏、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当地医院诊断为癫痫,门诊口服苯妥英钠(苯妥英)0.1g,每日3次口服。平时仍有间歇性心悸、胸闷发作。  相似文献   
4.
我院心内科自1996年以来共收治16例老年不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为探讨早期诊断、治疗,从中吸取教训、减少误、漏诊的发生,现将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的,以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为病理表现,会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凋亡。大量研究发现,干细胞移植不但可以促使坏死的心肌细胞再生,而且可以促进新生血管的发育,从而进一步改善心肌的血供,改善心功能。脐带血干细胞具有独特的免疫原性,可在不使用免疫抑制剂情况下进行异种移植,其来源广,容易获取。目前,国内还没有脐带血干细胞应用到临床上的研究。本研究首次采用经冠状动脉内注射脐带血干细胞治疗AMI,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为心肌细胞的修复提供更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达比加群酯预防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华法林治疗,试验组患者使用达比加群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全身性栓塞、卒中、大出血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卒中发生率为7.00%,对照组为1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P<0.05);试验组全身性栓塞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P<0.05);试验组大出血发生率为9.00%,对照组为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P<0.05)。结论在预防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上,达比加群酯的效果较传统药物华法林显著。  相似文献   
7.
老年不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16例误、漏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心内科自1996年以来共收治16例老年不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为探讨早期诊断、治疗,从中吸取教训、减少误、漏诊的发生,现将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6例误、漏诊患者中,男10例,女6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56岁,平均63.6岁.既往有高血压5例,糖尿病3例,冠心病4例,高血压和并冠心病4例.早期临床表现:发作性呼吸困难、胸闷5例,心前区疼痛2例,阵发性心慌、气短8例,高血压伴双下肢乏力1例.  相似文献   
8.
张之栩  白惠艳 《吉林医学》2005,26(4):441-441
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组具有严重后果的症候群,不及时有效的控制,易发生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等严重后果。本文应用杏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1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24岁.于2004年11月开始出现发作性心悸、胸闷,每次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能自行缓解,多在活动或精神紧张时诱发.于2005年3月4日上午在行走中突然晕倒,无抽搐及二便失禁.心电图示多源性室性早搏、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当地医院诊断为癫痫,门诊口服苯妥英钠(苯妥英)0.1 g,每日3次口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中脑钠素(BNP)水平与心衰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90例按NYHA分级的心衰病人及46例健康人血清BNP的含量。结果健康对照组(control)、NYHA1I、NYHAm组及NYHAIV组血清BNP水平分别为(41.50±3.10)、(136.46±7.74)、(208.07±20.88)、(407.26±25.92)pg/ml。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心力衰竭组病人血清中BNP明显升高(P〈0.001),其升高水平与心力衰竭程度呈正相关(R=0.9729,P〈0.01)。结论血清BNP水平的检测可作为判断心衰的有效临床血清学指标,对监测心衰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