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究中药灌肠方青赤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41名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为20例,治疗组为21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基础上加用青赤散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及肠镜改变积分、疾病活动性总积分、临床疗效、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结果]1)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两组在腹痛、大便次数、便血、肠镜改变及疾病活动性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3)在CRP、ESR方面,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的CRP、ESR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赤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疗效,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温肾方联合脾胃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65例。联合组给予健脾疏肝温肾中药免煎颗粒剂和脾胃贴治疗,中药组给予健脾疏肝温肾中药免煎颗粒治疗,脾胃贴组给予脾胃贴治疗,西药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均治疗4周。统计4组治疗前后中医主要症状积分,比较4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后4组中医症状总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其他组(P均0.05),中药组明显低于脾胃贴组(P0.05),脾胃贴组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均0.05),且中药组明显高于脾胃贴组(P0.05),脾胃贴组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健脾疏肝温肾方联合脾胃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方剂,由半夏、大枣、柴胡、生姜、人参、龙骨、牡蛎、铅丹、桂枝、茯苓、大黄组成,其病机概括为少阳不和,三焦失畅,阳性有热,邪气弥漫,心胆不明。古代的精神神经心理病用方,传统的安神定惊解郁方,具有抗抑郁,改善焦虑、镇静、安眠、抗癫痫等作用,适用于以胸满、烦、惊、身重为特征的疾病,沿用至今。现代应用广泛,笔者根据方证对应原则临床应用本方证治疗消化合并心身系统疾病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荜铃胃痛颗粒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蛋白酶原、炎症因子、胃肠激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6月收治的6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HP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标准三联方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口服荜铃胃痛颗粒,两组均治疗2周,治疗前及治疗2周结束时进行临床症状(纳差、恶心、腹胀、嗳气、上腹痛)评分,采用13C呼气实验检测HP根除情况,进行电子胃镜检查,同时进行胃黏膜病理检查,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放免法检测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2周结束时纳差、呃逆、上腹部胀满、吞酸嗳气、上腹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周结束时纳差、呃逆、上腹部胀满、吞酸嗳气、上腹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周结束时HP阳性率为9.38%(3/32),对照组为37.5%(12/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周结束时炎症反应、炎症活动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2周结束时PGⅠ、PGⅡ、MTL、SS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AS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2周结束时PGⅠ、PGⅡ、MTL、SS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A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2周结束时IL-6、TNF-α、CD8+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4+/CD8+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周结束时IL-6、TNF-α、CD8+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荜铃胃痛颗粒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HP感染疗效显著,能够提高HP根除率,有效调节胃肠激素分泌,促进胃蛋白酶原合成,抑制炎症反应、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多途径共同作用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荜铃胃痛颗粒联合标准四联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轻中度肠上皮化生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胃功能、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 年1 月—2020 年2 月我院收治的60 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轻中度肠上皮化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 例和观察组30 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标准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荜铃胃痛颗粒,4 周为1 个疗程,治疗3 个疗程,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胃镜检查变化情况,抽空腹静脉血,进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3(IL-23)、肿瘤坏死因子-a(TNF-α)检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 测定胃功能相关指标[ 胃蛋白酶原Ⅰ (PG Ⅰ )、胃蛋白酶原Ⅱ (PG Ⅱ )、胃泌素-17(G-17)],治疗3 个疗程结束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并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 个疗程结束时,两组中医症候积分、胃黏膜病理组织学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 个疗程结束时,两组IL-6、IL-23、TNF-α 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 个疗程结束时,两组PG Ⅰ、PG Ⅱ、G-17 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荜铃胃痛颗粒联合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轻中度肠上皮化生患者能明显抑制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胃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及胃镜表现,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正>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易于反复,病程迁延,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1-2]。其病因尚不明确,大多认为与遗传因素、免疫反应、环境诱因和肠道微生物影响有关[3]。属中医久痢范畴,中医内治、外治法治疗本病均有一定的效果,而中药灌肠对于局部病变有较好的疗效,能够使药物直达病所,使局部药物浓度最大化,有利于肠黏膜局部炎症的消退[4]。周正华主任医师在临证中运用青赤散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秦治疗本病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泄泻以脾为主要矛盾,以湿为病理关键,内湿、外湿或内外合邪均可致泻,故湿胜则泻.“风能胜湿”理论源于《黄帝内经》,依据五行理论,风者,五行属木,湿者,五行属土,木能克土,故风能胜湿.风药以祛风为长,多具味薄气轻、轻扬发散之性,升麻、葛根、柴胡之类也,其性辛、苦、温,味香,属木,辛温可升阳,苦温可燥湿,辛香可醒脾,属木之性助肝之条达,以达胜湿止泻之功.然风药多辛香走窜,易于耗气伤阴,故当中病即止,用量不宜过重,避免耗气伤阴之弊,以防其耗散元气.  相似文献   
8.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又是疑难病,治疗棘手,病程缠绵,极易反复.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成为重要的创新手段,笔者通过多年临床,整体上常法与变法并用,熟用常法以治本,活用变法以增效,并借鉴胃镜下粘膜形态进行微观辨病,衷中参西,并运用"以内辅外"的理念以提高临床的疗效,防止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文章详细阐述了...  相似文献   
9.
从“浊毒-微生态”理论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及治疗,指出浊毒是触发溃疡性结肠炎的关键,肠道微生态失衡是始动因子。急则治其标,化浊解毒为法,诱导缓解。缓则治其本,扶助正气,维持缓解。以期为消化科临床医生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荜铃胃痛颗粒提高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溃疡愈合质量及对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1月—2020年6月多中心收治的86例符合入组标准的Hp阳性消化性溃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荜铃胃痛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干预前后评价中医症状积分,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比较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转阴率,进行无痛胃镜检查评价镜下再生黏膜成熟度,采用五肽胃泌素刺激进行胃酸分泌功能评估,采用酶联免疫技术测定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治疗8周结束时评判临床疗效,所有患者均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随访复发率。[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胃脘灼痛、吞酸、暖气、腹胀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脘灼痛、吞酸、暖气、腹胀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p转阴率为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6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溃疡愈合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4周时VEGF、bFG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4周时VEGF、bFG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4周后基础胃酸排出量(BAO)、最大胃酸排出量(MAO)、高峰胃酸排出量(PAO)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BAO、MAO、PAO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周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79.07%(P<0.05)。观察组随访12个月复发6.98%,明显低于对照组30.23%(P<0.05)。[结论] 荜铃胃痛颗粒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能够有效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及临床疗效,与其抗幽门螺杆菌、抑制胃酸分泌、提高生长因子表达有关,且能有助于降低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