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大黄蛰虫丸抗心肌纤维化作用及其初步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大黄蛰虫丸高、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4组大鼠背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 Iso)5 mg·kg-1,连续10 d,建立大鼠心肌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时阳性对照组按照每日1 g·kg-1剂量灌胃给予丹参,大黄蛰虫丸高、低剂量组分别按照每日3.2,1.6 g·kg-1剂量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28 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观察大黄蛰虫丸对大鼠心脏指数,心肌病理学变化,心肌组织中羟脯氨酸( Hyp)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心脏指数增加,心肌组织出现明显的胶原纤维增生,心肌组织Hyp含量明显增高,胶原容积积分(CVF)与血管周围胶原面积/血管腔横断面积(PVCA)显著升高(P<0.01),SOD活性下降,MDA含量增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大黄蛰虫丸高、低剂量组心肌纤维化病变减轻,心肌组织Hyp含量下降,CVF,PVCA减小(P<0.05或P<0.01),SOD活性与MDA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大黄蛰虫丸能够抑制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发展,逆转心肌重构,但该作用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2.
鼻中隔偏曲影响患者鼻腔通气及引流功能,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其发生率在16%~79%。传统的治疗方法有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易引起一些并发症,如鼻中隔穿孔、鼻中隔摆动、鼻外形改变等。2009年韩德民等根据鼻中隔偏曲产生的生物力学原理,设计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法,我们从2009年11月~2011年8月,参照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手术方法进行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尽管鼻内镜手术及局部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已大大提高了其疗效[1],但仍有部分患者效果不理想(10%~20%的患者复发或症状无好转[2]).相关体内外实验研究发现,大环内脂类药物如克拉霉素对慢性鼻窦炎有一定治疗作用[3-4].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预处理人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其致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U937巨噬细胞,以10-10、10-9、10-8、10-7mol/L NE分别刺激细胞0、1、3、6、12、24 h。RT-PCR法测细胞MMP-9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MMP-9蛋白表达,ELISA法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MMP-9蛋白水平的表达。预先加入抗氧化剂NAC(10 mmol/L)和NAD(P)H氧化酶抑制剂DPI(10-5mol/L)孵育1 h后再用不同浓度的NE分别刺激细胞24 h,用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内ROS的生成;用RT-PCR及ELISA法检测细胞MMP-9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NE浓度时间依赖性地增加巨噬细胞MMP-9 mRNA(10-7mol/L NE为对照组的4.65倍,P<0.01)及蛋白(10-7mol/L NE为对照组的4.14倍,P<0.01)表达;随着NE浓度的升高,ROS的生成分别为对照组的2.18、3.22、3.64、4.50倍(P<0.01)。NAC和DPI都一定程度地抑制了MMP-9 mRNA[DPI组为NE组的0.752倍(P<0.05),NAC组为NE组的0.500倍(P<0.01)]和蛋白(DPI组为NE组的0.698倍,NAC组为NE组的0.671倍,均P<0.05)的表达。结论 NE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地诱导人巨噬细胞U937 MMP-9的表达,通过NAD(P)H氧化酶介导的ROS通路而促进炎症反应,促进A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变应原特异性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注射后出现的全身不良反应,分析危险因素及处理措施,以便更安全地实施SCIT。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淄博市中心医院过敏门诊行SCIT后发生全身不良反应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739例患者的16 337次注射中,共16例患者发生了18次全身不良反应,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2%,以皮肤、结膜和呼吸道症状为主,其中Ⅰ级6次,Ⅱ级8次,Ⅲ级4次。速发型反应16次,迟发型反应2次。发生在初始治疗剂量快速上升阶段和维持治疗阶段共17次。10岁以下儿童易发生全身不良反应,sIgE 4级以上的患者易发生重度全身不良反应。结论:全身不良反应多发生在初始治疗剂量快速上升阶段和维持治疗阶段,多为速发型反应,低龄、伴多种过敏性疾病、感染、接触变应原、剧烈运动、情绪应激等都是诱发全身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在每次注射前询问患者的病史以及与危险因素相关的生活史。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前次注射时的反应等及时调整变应原剂量,提高临床对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鉴别和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摘要] 氨溴索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祛痰药,它通过分解痰液中的酸性糖蛋白纤维,降低痰液黏稠度,同时还增加支气管腺体分泌,促进域型肺泡细胞产生表面活性剂,通过增强支气管黏膜纤毛运动等作用促进呼吸道内痰液的排出,从而改善呼吸状况。 氨溴索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哮喘等伴有痰液分泌异常或排痰功能不良的肺部疾病中可发挥很好的祛痰作用。 此外,氨溴索在肺泡蛋白沉积症、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的防治中亦可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生成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17β-雌二醇对正常状态大鼠VSMCs CRP表达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其对Ang-Ⅱ刺激大鼠VSMCs CRP及p-ERK1/2表达的影响,RT-PCR方法检测其对Ang-Ⅱ刺激状态大鼠VSMCs CRP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本实验所选用17β-雌二醇浓度(1、10、100 nmol/L)不影响正常状态大鼠VSMCs形态及CRP表达,但呈浓度依赖性抑制Ang-Ⅱ刺激的大鼠VSMCs CRP(r=-0.834,P<0.01)、p-ERK1/2(r=-0.712,P<0.05)及CRP mRNA(r=-0.856,P<0.01)的表达。结论:17β-雌二醇可以抑制Ang-Ⅱ刺激的大鼠VSMCs CRP及其mRNA表达,其作用机制与抑制ERK1/2信号转导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痛人流患者术前焦虑情况及应对措施.方法;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86名接受人工流产的患者进行焦虑自评;运用自制调查表(内容包括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史等及避孕、人流知识了解情况、术前焦虑程度等)进行调查.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情形给予相应的术前处理.结果:无痛人工流产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结论: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无痛人流术前的焦虑情绪,并有效减轻紧张、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提高术中的承受能力,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对其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宣教,可提高人工流产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术后机体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食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急诊中的常见病。一般病史明确,症状典型,通常用食管吞钡透视检查,硬质食管镜下治疗。现选取我科1998~2007年收治的97例经取出后证实为食管异物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