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7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4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2007年7月10日上午,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在北京被执行死刑。与此同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颜江瑛出席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时表示,郑筱萸腐败案让整个药监系统蒙羞。马上要出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将明确药品的审评审批过程要保证最大化透明,接受社会的监督。7月11日上午,国家药监局举行首次例行新闻  相似文献   
2.
3.
3月14日,卫生部公布了《卫生部2007年卫生立法计划》,在这份立法计划中,就有备受社会各界瞩目的医疗事故处理法。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是DM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课题组自1995年3月至1998年2月,以中药浸膏片糖肾宝治疗DN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90例DN患者中门诊占28例,住院病人62例,全部病例按《肾脏病学》的诊断及分型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48例,女12例;年龄39—56岁,平均(41±8.6)岁;病程3-17年,平均(6.4±3.6)年;合并高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而严重的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DN患病率国外报告高达45%,国内报告为0.9%-20%。糖尿病10-19年后死于DN肾功能衰竭者占53%,已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成为世界医学研究的重点之一。迄今尚无有效西药能阻止DN肾功能损害的自然进程,中医药治疗呈现了可喜的苗头。今就DN的中医药研究思路和方法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病因病机、辨证汤剂、专病专方、外治疗法四个方面阐述总结庞国明主任医师治疗脾肾两虚型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经验,挖掘和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庞国明主任医师认为脾肾气虚、浊瘀壅滞是T2DM迁延不愈的症结,本虚标实是其主要特点。治疗上庞国明主任医师以"纯中药治疗T2DM"为指导,在基础治疗前提下,以病证结合、脾肾同调、随证遣方、内外同治为治疗原则,采用辨证汤药健脾益肾调糖饮,专病专方糖尿康片、黄连降糖片内服配合外治法治疗脾肾两虚型T2DM以达到调控血糖,改善症状,延缓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和中降浊调糖颗粒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T2DM)痰浊中阻证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开封市中医院内分泌科肥胖T2DM痰浊中阻证受试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组给予和中降浊调糖颗粒,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疗程均为12周,收集干预前后受试者血液和粪便样本,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同时抽提粪便基因组DNA,首先进行Illumina PE250文库构建与测序,然后进行OTU聚类分析、物种分类学多样性与血糖关联分析。结果?与本组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BMI、腰围(WC)、FPG、2h PG、HbA1c、TC、TG水平降低(P<0.05,P<0.01),HDL-C升高(P<0.05),对照组LDL-C水平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BMI降低(P<0.05)。肥胖T2DM痰浊中阻证的肠道菌群在属水平上以劳特氏菌(Blautia)、埃希氏菌-志贺氏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和拟杆菌(Bacteroides)等为主;肥胖T2DM痰浊中阻证患者治疗后肠道菌群的菌属在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和中降浊调糖颗粒可显著上调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和霍氏真杆菌(Eubacterium?hallii?group)相对丰度及多样性。这些菌群变化与血糖变化水平呈显著相关性。结论?和中降浊调糖颗粒可降低肥胖T2DM患者血糖水平,其机制可能与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霍氏真杆菌(Eubacterium?halli?group)富集并重塑肠道菌群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8.
文章根据开封市第一中医院近十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分别从办院方向、办院方针、经营理念、管理措施与科学发展的谋划等多方面、多层次,系统总结了医院领导集体近十年来的管理经验与心得。①坚定中医办院方向,坚持“先中后西,能中不西,中西医结合”的办院方针;②凝聚现有优势,打造品牌专科,带动整体发展;③探索拓宽医疗市场新途径,发挥中医药优势,开发诊疗链条;④更新观念,真抓管理,确保工作高效率;⑤树立科学发展观,规划医院发展蓝图,实现医院的长远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9.
庞国明 《当代医学》2007,13(1):56-59
医疗机构刊发医疗广告必须将其播发的内容送交给卫生行政部门审查,经审查通过后,其内容连一个标点都不再允许改动。医疗广告仅限定八项内容。对违法的医疗广告,卫生行政部门获得了相应的处罚权。这就是从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新《医疗广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所规定的内容。这个新《办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建立了新的医疗广告监管模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治未病”理论的基本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未病”既是传统、先进的医学预防思想,又是现代、全新的预防医学课题。中医一贯主张“预防为主,防重于治”,故有“上工治未病”之说。自《黄帝内经》以来的2000多年中,众多医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形成了系统的理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治未病是中医防治疾病的理论核心,其内涵的实质是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避免和减轻疾病对人类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