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截骨延长髂骨植骨联合掌侧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03-2018-09采用截骨延长术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15例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以及腕关节前屈、后伸、旋前、旋后、桡偏、尺偏活动度.结果 15...  相似文献   
2.
3.
采用中药益骨口服液与小针刀结合治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8例,总有效率为89.66%;与采用单纯小针刀治疗的对照组(65.95%)比较,差异显著(P〈0.01)。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骨口服液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外周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4组,第1组(益骨口服液组)、第2组(密盖息组)、第3组(益骨口服液+密盖息组)、第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各20只;造模后,分别予益骨口服液、密盖息、益骨口服液+密盖息、生理盐水等不同药物灌胃,运用ELISA技术于治疗后第10天、第30天、第60天、第90天四个时点测定血清炎症因子COX-2、PGE2、cAMP的含量。结果:数据经过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均存在分组效应(P=0.000、P=0.000、P=0.000)和时间效应(P=0.000、P=0.000、P=0.000),第1组在不同时间点对血清COX-2、PGE2、cAMP含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39、P=0.031),在治疗后第10天,第1组与第4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5、P=0.053、P=0.056),在治疗后第30天,第1组与第4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P=0.043、P=0.021),在第60、90天,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P=0.000),在第10天、30天、60天、90天,第1组与第2、3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骨口服液能降低去势大鼠外周血清中COX-2和PGE2,cAMP的含量,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疼痛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这是其治疗骨质疏松疼痛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肾强骨方治疗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OP) 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 例肾阳虚型 OP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 例。对照组口服盐酸钙D3 片和阿法骨化醇胶囊,观察组在 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肾强骨方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并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骨吸 收指标[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Ⅰ)、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 特殊序列(β-C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 酶(TRAP)],骨形成指标[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 Wards 三角区、股骨颈、腰椎L1~4 骨密度水平。结果:治疗前,2 组腰膝酸软、腰脊疼痛、下肢痿弱、步履维 艰等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上述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CTX-Ⅰ、β-CTX、TRA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 组CTX-Ⅰ、β-CTX、TRAP 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 前,2 组PINP、BGP、BAL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PINP、BGP、BALP 水平 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Wards 三角区、股骨颈、腰椎L1~4 骨密度 T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上述部位骨密度T 值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 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65%,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与对 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94%、7.69%,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强骨方治 疗肾阳虚型OP 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提高骨密度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脊柱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单盲分组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参照组患者以传统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以脊柱椎间孔镜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JOA、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JOA评分(25.72±1.49)分与VAS评分(1.04±0.33)分均明显优于参照组的(20.06±1.68)、(1.71±0.5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18.76±4.11)ml少于参照组的(41.22±3.78)ml,住院时间(4.92±1.99)d短于参照组的(9.06±2.6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脊柱椎间孔镜手术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出血量,并缩短住院时间,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值得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针刀筋膜切断术配合中药熏洗方治疗掌腱膜挛缩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4月湖州市中医院诊治的60例(109指)掌腱膜挛缩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手术组(30例56指)和联合组(30例53指)。手术组患者给予B超引导下经皮针刀筋膜切断术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手术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熏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受累关节伸直受限角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愈合时间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手术组(χ2=6.575,P=0.010);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伸直受限角度均明显缩小(P<0.05),且联合组患者的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伸直受限角度均显著小于手术组(P<0.05);联合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手术组(P<0.05),治疗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手术组(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7,P=0.472)。结论 B超引导下经皮针刀筋膜切断术配合中药熏洗方治疗掌腱膜挛缩症患者疗效较好,可有效缩短切口愈合时间,改善患指关节活动度,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平佃辉  徐飞  梅勰  朱金坤  陈学强  邓佳鑫 《新中医》2022,54(23):112-116
目的:观察温阳活血通脉方联合温通消肿外敷方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 例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 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阳活血通脉方联合温通消肿外敷方治疗。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炎症介质、血液流变学与生长因子指标,并评价2 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75.00%(P<0.05),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值、全血低切黏度值较治疗前降低,红细胞沉降率(ESR) 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血清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6(IL-6)、缓激肽(BK)、前列腺素E2 (PGE2)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F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 水平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 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温阳活血通脉方联合温通消肿外敷方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及生长因子指标,减轻患者炎性反应,加快骨折愈合,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及关节滑液中的circ-AFF2表达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4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湖州中医院治疗的90例RA患者纳入RA组,记录其临床资料与实验室指标,根据RA疾病活动度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28,DAS28)将纳入患者分为低活动度组(n=32)、中活动度组(n=34)和高活动度组(n=24);收集同期87例关节损伤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测定两组患者外周血与关节滑液中的circ-AFF2表达水平,并检测相关实验室指标和膝关节超声指标。结果 RA组患者外周血与关节滑液中的circ-AFF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活动度组、中活动度组、高活动度组患者的外周血与关节滑液中circ-AFF2表达水平及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抗环瓜氨酸肽(anti-cyclic cirtrullinated peptide,CCP)、滑膜厚度依次升高,滑膜血流分级、滑膜动脉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依次降低(P<0.05)。RA患者的外周血及关节滑液中circ-AFF2表达水平与RF、ESR、CRP、CCP、滑膜厚度均呈正相关(P<0.05),与滑膜血流分级、RI呈负相关(P<0.05)。RA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滑液的circ-AFF2、RF均为RA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RA患者外周血与关节滑液中的circ-AFF2表达水平均升高,且患者的疾病活动度越高,circ-AFF2表达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