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天麻不同种质的AFLP和SSR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天麻不同种质DNA指纹图谱,探讨扩增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简单序列重复(SSR)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在天麻遗传变异分析上的应用。方法:采用AFLP、SSR及其聚类树对24份不同天麻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等进行分析,并对这2种分子标记进行比较。结果:检测到AFLP多态性44%-89%、SSR多态性15%-69%;AFLP聚类相似性系数0.56-0.98,SSR聚类相似性系数0.13-1.00。2种分子标记将天麻变型种质聚类划分的结果相近,但SSR能将野生天麻聚在一类。结论:天麻不同种质AFLP多态性高于天麻SSR,SSR对野生天麻有较强的区分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氧化苦参碱(OMT)对高糖(HG)诱导乳鼠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CFBs)增殖和转分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Sprague-Dawley(SD)乳鼠20只,取乳鼠心脏的心尖部分分离与培养原代CFBs,取对数生长期CFBs细胞分为空白(Control)组、40 mmol/L甘露醇(Mannitol)组、不同浓度(30、35、40、45及50 mmol/L)HG组及不同浓度(25、50、100、200、400 mg/L)OMT组,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并确定后续实验OMT的保护浓度;按前述OMT的保护浓度结果,取对数生长期CFBs细胞分为空白(Control)组、40 mmol/L甘露醇(Mannitol)组、40 mmol/L HG(HG)组、40 mmol/L HG+50 mg/L OMT(OMT低剂量)组、40 mmol/L HG+100 mg/L OMT(OMT中剂量)组及40 mmol/LHG+200 mg/L OMT(OMT高剂量)组,采用天狼星红和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细胞的胶原纤维表达及形态变化,采用羟脯氨酸(Hyp)试剂盒检测法和...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不同方法对荭草DNA提取,比较提取质量的差异,为研究药材的遗传多样性、种类鉴定和基因指纹图谱的构建等提供优质基础。方法采用改进的CTAB法和SDS法提取荭草叶片基因组DNA,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OD260/OD280的比值,检测所提DNA的纯度和质量。结果采用CTAB法提取的荭草基因组DNA样品的纯度和浓度均高于SDS法,其DNA的OD260/OD280值为1.801~1.993,CTAB法所提的DNA泳带分布较集中,无拖尾现象,其DNA浓度能够满足RAPD、SSR/ISSR扩增模板的需求。结论改良CTAB法是提取荭草基因组DNA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家蝇幼虫乙醇提取物(MDE)的抗炎作用并探讨其抗炎机理。方法:分别采用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急性炎症动物模型和小鼠棉球肉芽肿慢性炎症动物模型,检测MDE抗炎作用,观察二甲苯引起小鼠耳廓肿胀的病理变化,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炎症介质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结果:家蝇幼虫乙醇提取物对多种模型炎症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以高剂量组抗炎作用显著,并能降低大鼠炎性渗出物中炎症介质PGE2的含量,呈量效关系,起效剂量为0.25g/kg,剂量范围为0.25~1g/kg,其蛋白含量为48.186%。结论:初步证明家蝇幼虫乙醇提取物抗炎作用机理之一与通过降低炎性渗出物中PGE2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以天麻为试验材料,建立扩增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析体系.方法: 对天麻DNA提取、酶切 - 连接、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等试验过程进行研究.结果: 得到了清晰的天麻AFLP指纹图谱.结论: 该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相似文献   
6.
乙酸乙酯回流法提取木瓜总黄酮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木瓜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Chaenonteles speciosa Sweet Nakai)的干燥近成熟果实,此外,少数地区以同属植物光皮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 (Thouin.) Koehne]、木桃[Chaenonzelel lagenaria (Loisel.)Koidz.var.cathayensis Rehd.]、木瓜海棠[Chaenomeles lagenaria(Loisel.) Koidz.Var.wilsonii Rehd.].  相似文献   
7.
对DNA分子标记技术:RFLP、RAPD、AFLP、SSR、ISSR、SNP等的原理和特点,进行了简单分析,并介绍了DNA分子标记分类、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鉴定、连锁图谱构建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面的应用情况。展示这项技术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天麻块茎为材料,研究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对DNA提取的纯度和浓度的影响.方法:将新鲜天麻块茎切成薄片,分别置于生理盐水,灭菌双蒸水及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中,于4℃存放5~7d,再分别用CTAB法和SDS法提取其总DNA.结果:样品采用浓度为30%~50%的乙醇溶液浸泡后再提取,获得的DNA浓度和纯度都较为理想,而经生理盐水和灭菌双蒸水预处理后提取的样品DNA虽纯度不理想,但浓度较高.结论:采用30%~50%的的乙醇溶液可作为天麻块茎总DNA提取前的预处理液,生理盐水和灭菌双蒸水适用于样品的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9.
贵州天麻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贵州省境内药用植物天麻的野生和栽培15个样品的基因组DNA遗传多态性的RAPD分析。从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2个有效引物,共检测到93个位点,其中66个显多态性,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70.97%。经NTSYSpc,ver.2.2软件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野生与栽培天麻之间的遗传变异较大,说明地理分布和生长环境的差异是导致天麻形成丰富的遗传多态性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同一产地野生和栽培天麻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贵州省同一产地野生和栽培天麻的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技术.结果: 从3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到6个多态性强、重复性好的引物.该6个引物的扩增结果表明,贵州省同一产地野生和栽培天麻的指纹图谱有明显差异,差异系数为40%~60%,而栽培天麻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结论: 本实验为天麻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及天麻种质资源合理利用及科学的栽培育种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