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2.
真气运行法治疗痹证30例甘肃省中医院席书贤真气运行法是我省李少波主任中医师首创的一种内养功法。十余年来,在用于治疗多种慢性难治性疾病方面效果良好,今将我院自1989年~1992年以该法治疗痹证患者30例的结果分析讨论如下: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中男性16...  相似文献   
3.
席书贤  席英贤 《陕西中医》1997,18(6):272-273
<正> 咳嗽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一般认为咳与肺脏关系最为密切,故有“咳者,肺之本病也”,肺为华盖,清肃之脏,毫毛必咳之说。然而也有因其它脏腑病变影响到肺而见咳嗽的,即所谓“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本文列举笔者临床治疗肺脏以外的其它脏腑致咳验案,以供临床参考。 1 肝气郁结,反侮肺金而咳 杨某,女,56岁。1993年2月10日初诊。患者因生气后,即感  相似文献   
4.
祛寒逐风合剂治疗痹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祛寒逐风合剂治疗痹的临床疗效,以风湿液为对照,在临床症状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表明祛寒逐风组优良率为98.3%,对照组优良率为86.3%,两组比较P<0.01,表明祛寒逐风合剂疗效明显优于对照药物.观察认为,祛寒逐风合剂具有温经祛寒、逐风除湿、活血止痛、补养肝肾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痹,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理气通降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跟师临证 ,见尊师李树楷主任在治疗脾胃病时用“理气通降法”,每获良效。临证之余 ,得暇问及 ,师曰 :“祖国医学认为脾胃同居中焦 ,为气之枢纽。胃为水谷之海 ,无物不受 ,以降为顺 ,脾主运化 ,主升清气 ,脾升胃降 ,升清降浊 ,出入有序 ,病无从生。胃喜疏通而恶壅滞 ,当人若因饮食、情志或六淫之邪所伤 ,致脾胃枢机不利 ,升降失常 ,郁滞于中 ,则水反为湿 ,谷反为滞。气滞、血淤、湿阻、食积、痰结、火郁相杂为患而出现胃痛 ,胃胀 ,胃痞 ,呃逆 ,呕恶 ,嗳气 ,泛酸 ,嘈杂等证。然郁滞为其共同病机。”经师启迪 ,恍然悟之 ,方知老师因对脾胃生理 …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从脾胃论治体会史东静席书贤甘肃省中医院(730050)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属中医的“胸痹”、“厥心痛”、“真心痛”的范畴。《金匮要略》概括胸痹的病机为“阳微阴弦”,“阳微”是指上焦阳虚,胸阳不振,“阴弦”是指阴寒内盛,寒饮停滞。上焦...  相似文献   
7.
祛寒逐风合剂治疗尪痹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祛寒逐风合剂治疗痹的临床疗效 ,以风湿液为对照 ,在临床症状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疗效观察 ,结果表明祛寒逐风组优良率为 98.3% ,对照组优良率为 86 .3% ,两组比较 P<0 .0 1,表明祛寒逐风合剂疗效明显优于对照药物。观察认为 ,祛寒逐风合剂具有温经祛寒、逐风除湿、活血止痛、补养肝肾的作用 ,临床用于治疗痹 ,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李树楷主任医师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临床探索,在中医药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现介绍如下。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与一般胃炎大致相同,一般呈上腹部饱闷不适或胃脘轻微隐痛,食欲减退或恶心、嗳气,特别是口干口苦欲饮,少酸或无酸,部分患者也可有脘痛连胁,夜寐不佳,贫血消瘦等症。根据病者临床表现以及舌象、脉象,将此病分为五型施治。1胃阴不足型胃脘隐痛如火灼,纳食减退,口干口渴,嘈杂如饥,五心烦热,大便干结,舌质红少苔或花剥和裂纹,脉细数。治以养阴和胃法。用沙参麦冬饮加减:北沙参、麦冬…  相似文献   
9.
二陈汤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陈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生姜、乌梅组成(后两味已不常用),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功效。笔者常以二陈汤加减治疗一些病症,疗效甚佳,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先父席作栋,字梁丞。生于1911年,卒于1981年,甘肃武威人。十八岁高中毕业后,开始学医。曾先后从师于武威名医文仙舟、权爱棠先生门下。文、权二先生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先父聪颖好学,尽得其传,学成后于1935年正式悬壶于武威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