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健康素养是公民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健康素养是指个体具有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外科手术及正畸牵引联合矫治运用到治疗儿童埋伏阻生牙患儿中的功效。方法选出2015年4月到2017年4月这一时间段我院接收并治疗的儿童埋伏阻生牙患儿78例,并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成两个组别,组一39例患儿施以外科导萌,组二39例患儿施以外科手术及正畸牵引联合矫治,比照两组患儿的治疗成功率。结果组二患儿的治疗成功率好于组一患儿,P0.05。结论外科手术及正畸牵引联合矫治运用到对儿童埋伏阻生牙患儿辅以治疗后,治疗的成效较优,即一大较优的矫治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北京某社区医院门诊就诊患者及家属抑郁症病耻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偶遇抽样法对2008年6月1日—9月1日在北京某社区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及家属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3 071人,收回有效问卷2 789份,问卷有效率为90.8%;调查对象抑郁症病耻感总检出率为21.5%(600/2 789);不同年龄、居住状况、户口所在地及抑郁程度调查对象抑郁症病耻感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55~64岁(OR=1.875,95%CI=1.090~3.224)、≥65岁(OR=2.638,95%CI=1.497~4.647)、离异或丧偶(OR=0.547,95%CI=0.301~0.992)、独居者(OR=1.660,95%CI=1.194~2.308)、外地户口(OR=0.726,95%CI=0.572~0.921)、轻度抑郁(OR=0.680,95%CI=0.532~0.870)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抑郁症病耻感相关(P<0.05)。结论年龄、婚姻状况、居住方式、户口所在地及抑郁情况是门诊就诊患者及其家属抑郁症病耻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北京市成年居民对健康饮水知识的知晓情况,及饮水知识与实际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北京市抽取400名18~60岁的城乡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面对面询问填写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居民饮水知识问卷,采用连续7 d的饮水记录表了解调查对象的饮水情况。结果调查对象中知道每天最少饮水量的有267人,占66.8%,知道饮水不足对身体健康有危害的有360人,占90.0%,知道何时饮水的有242人,占60.5%,知道白水是最健康的饮品有335人,占83.8%。掌握每天最少饮水量的研究对象,其实际饮水量和饮水次数均高于不掌握此知识的研究对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饮水量:Z=-4.888,P<0.001;平均每日饮水次数:Z=-3.725,P<0.001)。掌握饮水不足对健康危害的研究对象平均每日饮水次数高于不掌握此知识的研究对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00,P=0.021)。掌握白水是最佳饮品的研究对象的实际白水饮水量高于不知道此知识的研究对象,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682,P<0.001)。每天应饮水量与实际饮水量有相关性(r=0.337,P<0.001),认为每天是否最应该喝白水与实际饮用白水量有相关性(r=0.394,P<0.001),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北京市成年居民的饮水知识不全面,每天饮用白水和最少饮水量是今后对大众开展健康饮水的健康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张东  岳川  于国龙  卢立新 《职业与健康》2012,28(21):2583-2586
目的了解北京市18~60岁成年居民每天的平均饮水次数与平均每次饮水量,为制定居民适宜饮水量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北京市抽取400名18~60岁的城乡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面对面询问的方式填写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身体活动调查表,采用连续7 d的饮水记录表了解调查对象的饮水行为。结果北京市居民平均每天饮水量为315 ml,平均每天饮水次数为4.9次,男性每次饮水量(382 ml)显著多于女性(282 ml),Z=-5.775,P0.01;文化程度较低组(34l ml)显著多于文化程度较高组(295 ml),Z=-2.123,P0.05;郊区(371 ml)显著多于城区(286 ml),Z=-4.609,P0.01;肥胖组(416 ml)显著多于消瘦组(274 ml),χ2=12.908,P0.05;低度身体活动组(366ml)显著多于中度身体活动组(284 ml),χ2=6.889,P0.05;吸烟组(404 ml)显著多于不吸烟组(296 ml),Z=-5.317,P0.01;饮酒组(358 ml)显著多于不饮酒组(301 ml),Z=-3.227,P0.05,平均每天饮水次数小于6次组(331 ml)显著多于平均每天饮水次数大于6次组(301 ml),Z=-3.37,P0.05;单位/学校食堂和其他在外地点的饮水量在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所在地和身体活动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饮水次数、饮水量、饮水地点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在制定居民适宜饮水量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制定。  相似文献   
6.
为减少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升高所带来的健康问题及社会负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减少动物脂肪、糖及盐的摄入量,而盐中钠离子的摄入与高血压关系密切n,,为此,西城区一直在社区进行低盐膳食方面的宣传,但目前社区居民低盐膳食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尚不清楚。因此,我们在社区居民中进行调查,了解社区居民的低盐膳食知识、态度和行为,为今后制定低盐膳食综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北京市西城区居民2008和2012年的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的调查结果,评价4年间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的干预效果,了解西城区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的现状,寻找影响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的因素.方法 在2008和2012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15 ~ 69岁调查对象1 347名和2 900名,使用卫生部编写的《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使用x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比分析两年的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调查结果.结果 2008年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具备率为14.8%,2012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具备率为30.8%,2012年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具备率高于2008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3.574,P<0.05).在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居民中,2012年的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具备率(17.2%)略高于2008年(1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78,P>0.05).在男性、女性、小于40岁、40 ~ 50岁、大于50岁、汉族、少数民族、高中/职高/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2000元以下、2 000~4 999元、5 000元及以上、不清楚收入者的居民中,2012年的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具备率高于2008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女OR=1.350)、文化程度(大专/本科OR=2.035,硕士及以上OR=2.554)、家庭月收入(5 000及以上OR=1.399)和调查时间(2012年OR=2.278)是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的影响因素.结论 2008至2012年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综合干预效果明显,今后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男性、低文化水平和低收入人群的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理念,为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西城区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分析健康素养的基本知识和理念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放问卷3 462人,获得有效问卷3 290人,有效率为95.03%。健康素养的基本知识和理念具备率为22.67%,标化具备率为24.48%;其中男性具备率为21.47%,女性具备率为23.85%。33道基本知识和理念相关题目中,结核病传播途径的正确率最低(10.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OR:1.303~2.330)和文化程度(OR:1.367~2.196)是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的影响因素。结论西城区常住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理念水平较低,职业和文化程度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北京市某社区卫生服务利用人群抑郁和焦虑状况,探讨抑郁和焦虑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无望的关系.方法 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Beck抑郁量表、Beck焦虑量表和Beck无望量表,对2 883名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抑郁的影响因素为:无望(OR为71.58,4.08和2.96),自己前来看病(OR为1.81),外地人(OR为1.27),文化程度大学及大学以上(OR为0.70),体育锻炼(OR为0.44,0.64和0.72),最近无不顺心的事(OR为0.26);焦虑的影响因素为:无望(OR为21.73,8.09和2.64),自己前来看病(OR为3.24),家庭人均月收入(OR为0.48),无慢性病(OR为0.58),无家庭精神病史(OR为0.44),最近无不顺心的事情(OR为0.30).抑郁和焦虑、抑郁和无望、焦虑和无望得分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59,0.41和0.33.结论 无望增加抑郁和焦虑水平,可以根据抑郁和焦虑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医学生的人格、健康危险行为对自杀意念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应用医学生健康危险行为问卷、人格诊断问卷(第四版)(PDQ-4),对北京市两所医学院校在校大学一年级120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选出12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包括打架行为、严重伤害行为、被迫性行为、不安全性行为、吸烟、醉酒行为、孤独感、情绪不好、失眠、无望感、PDQ-4得分高、网络成瘾行为.logistic回归主效应模型显示男生自杀意念的主要可疑危险因素是失眠(OR=4.98)、严重伤害行为(OR=4.43)、不安全性行为(OR=2.63)、不良情绪(OR=2.32)、无望感(OR=1.98)和PDQ-4得分高(OR=1.09);女生自杀意念的主要可疑危险因素是打架行为(OR=7.10)、孤独感(OR=4.42)、被迫性行为(OR=4.19)和网络成瘾行为(OR=1.39).结论 医学生自杀意念的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且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