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血比粘度与红细胞大小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对68例病人的全血比粘度和红细胞直径进行了测定,观察到全血比粘度的高低与红细胞直径的大小密切相关.1.观察对象68例男性心血管疾患住院病.  相似文献   
2.
估价男性生育力的主要方法是精液检查,其中粘稠度及精浆的生化改变等都可影响生育力。传统测定精液粘稠度的方法较为主观,判断标准也不统一,因而降低了临床应用的实际价值,我们设计建立的精液粘稠度直观测定法,简易实用,利于统一,经初步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34例新生儿胃食管返流综合征采用西沙比利混悬液口服,总有效率为97%,显著高于仅用一般治疗的对照组(66.7%)(P<0.01)。并对西沙比利治疗新生儿胃食管返流的机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经典理论仲景胸痹"阳微阴弦"理论与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关系。方法:根据阳微阴弦理论将26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阳微组、阴弦组、阳微阴弦组,应用放射免疫法和生化比色法,测定3组冠心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血清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阳微组、阳微阴弦组、阴弦组与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比较示:血浆血管紧张素Ⅱ的含量为,阴弦组>阳微阴弦组>阳微组>正常对照组;而血清一氧化氮的含量为,阳微组<阳微阴弦组<阴弦组<正常对照组。结论:仲景"阳微阴弦"理论是冠心病的基本病机,阳微组的一氧化氮的含量最低,阴弦组的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最高,3组不同证型的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的紊乱程度不同,揭示了ANGⅡ、NO与仲景"阳微阴弦"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监管下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现状,为指导其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方法,对本中心2009-2012年所有儿科门诊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费用率的情况。随机抽取抗菌药物使用病历,对其用药指征、用药选择、用法用量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从2009-2012年,每年的儿科门诊处方总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抗菌药物处方所占比例及所占费用率均有明显下降,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明显改善。结论:在本中心质量控制科和药事监管小组等综合监管下,儿科门诊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速率法检测37例老年肺结核血清铜蓝蛋白水平,并与PPD特异性IgG抗体、血沉进行了平行观察。结果显示,老年肺结核血清铜蓝蛋白水平较老年健康人明显增高;血清铜蓝蛋白阳性率最高(89.2%),PPD抗体次之(75.7%),血沉最低(70.3%)。说明血清铜蓝蛋白对肯定老年肺结核的诊断及病变活动性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两种不同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已连接有己糖的HbA1,其可作为糖尿病(DM)长期控制的良好指标,尤其对1型DM和GDM的治疗有监控作用。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方法主要有色谱法、电泳法、免疫法和化学法。色谱法主要有离子交换层析、HPLC法和亲和法。免疫法主要包括免疫比浊法、放射免疫法(RIA)、酶免疫法(EIA)、胶乳免疫凝集法(LIAA)等。本文对竞争性透射免疫比浊法和HPLC法分别测定糖尿病者HbA1c的结果进行比较,以探讨竞争性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HbA1c其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查受血者和献血者血清是否存在与对方红细胞不相合的不规则抗体,以保障受血者安全输血。方法:受血者血清与献血者红细胞及献血者血清与受血者红细胞用凝聚胺试剂做交叉配血。结果:2 067例患者中检出Rh不规则抗体5例。其中抗-E 3例、抗-c 1例、抗-cE 1例。结论:Rh血型系统抗-D以外不规则抗体导致配血不合比较多见,这些由输血和(或)妊娠免疫而产生的免疫性抗体能引起迟发性溶血反应,是否也应把E抗原列为常规检测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9.
2种血小板在血液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并比较机采血小板和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对血液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5例血液病随机分为机采组:29例,输注机采血小板1个治疗量;手工组:16例,输注手工分离制备的浓缩血小板1个治疗量(机采和手工血小板均以10U为1个治疗量)。输注前复查患者及献血者ABO和Rh血型并作凝聚胺法交叉配血试验,输后1、24h计算2组患者的CC I及PPR。结果输注血小板后的疗效,2组均是输注次数少者好于输注次数多者;而输注机采血小板的疗效又好于手工制备的浓缩血小板。结论对于血液病患者而言,输注血小板的次数影响血小板输注疗效;输注机采血小板的疗效优于手工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盐酸丁螺环酮片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处于精神分裂症临床稳定期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44例,2组均采用利培酮(4 mg/d)进行治疗,研究组另给予盐酸丁螺环酮片(30 mg/d)进行治疗,治疗后12周及24周,对比2组患者认知功能和神经心理功能、疗效、安全性及其他指标对比。结果:2组在治疗前,认知功能评分和神经心理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和24周,研究组的认知功能评分和神经心理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4周后,研究组痊愈7例(15.9%),高于对照组(P0.05);2组的显著进步率和好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TESS、AIMS和RSESE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和24周,研究组的PANS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的HAMD、HAMA、CGI、GAF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盐酸丁螺环酮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神经心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