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膈肌痉挛俗称呃逆是一种不自主的膈肌间隔性收缩而致的疾患,可因多种原因使膈肌受到刺激,胃气上逆,咽喉间频频呃气作声,病情轻微者,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不治自愈;重症者,昼夜不停或间歇发作,数日或数月不愈,甚至影响饮食。  相似文献   
2.
刘媛媛  孙沫  潘影华 《中国针灸》2007,27(10):744-744
笔者自2000年以来,采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视神经性脊髓炎恢复期患者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耳穴电针治疗产后抑郁症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分娩后出现的抑郁症状,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国外报道的发病率为3.5%~33%,国内报道为11.4%~17.9 %[1].2008年3月至2011年10月笔者采用耳穴电针治疗产后抑郁症,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125例均为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精神病医院门诊患者,按照患者就诊先后随机分为耳穴电针组(43例)、耳穴埋针组(39例)和药物组(43例),各组产后抑郁症患者均为初产妇.各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6例),分别给予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无进展生存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为45.65%,高于对照组的44.44%,但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5.45±1.03)个月和(5.13±1.05)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包括血小板降低和白细胞降低等,其中除血小板降低发生率外(P<0.05),两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可以获得一定的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学包括:"针灸发展史、经络学、腧穴学、针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我们西医学院本科学生理论课12学时,实习课4学时,口腔本科学生理论课为32学时,实习课4学时,要在有限的教学时数中全面系统地讲授针灸学的全部内容是不可能的,必须选重点内容讲授,而且还须不失其连贯性,这就增加了讲课的难度,加之西医学院的学生普遍认为中医学针灸学概念抽象,有些内容理论深奥,难懂难记,学起来枯燥乏味,这是多年来针灸教师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龙胆泻肝汤化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疾病,约占中医男科门诊病人的1/2~1/3。从病程上分为急性前列腺炎和慢性前列腺炎,其中以慢性前列腺炎最为多见。多发于30~50岁者。发病缓慢,病情反复迁延,发病后经久不愈,一般治疗方法不够理想。本诊室将1996~1999年间确诊的47例慢性前列腺炎应用龙胆泻肝汤治疗,经临床观察疗效较为满意,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将1996~1999年资料完整、确诊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89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龙胆泻汤与氟哌酸治疗。A组(龙胆泻肝汤组)47例,年龄22~57岁,平均34.8岁,病程0.5~17年,平均2.6年;…  相似文献   
7.
我院于2001-05~2005-04采用前列腺按摩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9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小儿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血管畸形,组织学上具有一般肿瘤的特性。临床上尚未见其恶变的报道,由于很多血管瘤生长于身体裸露部位,尤其是头面部的血管瘤更可能严重影响美观,因而,小儿头面部血管瘤还需要尽早积极治疗。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方法很多,对于面部较大的血管瘤,既往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困难大,且容易造成手术毁容。  相似文献   
9.
针刺治疗颈椎病的体感诱发电位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针刺治疗前后颈椎病患者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对比观察,为针刺治疗本病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针刺取大椎、天柱、颈夹脊为主穴,根据临床分型加配穴,对32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分别进行上肢体感诱发电位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及治疗前与正常健康人对比.结果:颈椎病患者体感诱发电位的波幅低于正常健康人,峰间潜伏期则明显延长(P<0.01);针刺疗法对体感诱发电位的波幅和峰间潜伏期有明显的改善.结论:针刺治疗颈椎病疗效肯定,体感诱发电位可以作为颈椎病患者疗效评价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捏脊疗法治疗小儿腹泻10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纯性腹泻病大多为非感染因素所致,尤以秋季多发,患儿频繁腹泻,甚至脱水,伴有电解质紊乱。笔者两年来应用捏脊疗法治疗小儿腹泻10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