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阳刺法治疗腰痛肌筋膜炎5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针刀微创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7例,2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刀微创技术对患儿双下肢进行切割松解。每月1次,3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及随访1年3个时间段的腓肠肌肌张力评分、足背屈角及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分。结果 治疗后及随访1年,2组腓肠肌肌张力评分及足背屈角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GMFM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2组治疗后及随访1年比较,治疗组腓肠肌肌张力评分及足背屈角显著低于对照组,GMF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针刀微创技术配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能够迅速取得显著的疗效,同时针刀微创治疗简便、安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检索近年来相关文献,从中医外治法、西药、物理因子、导尿、行为治疗、手术治疗、心理治疗等7个方面概述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治疗进展,并指出目前临床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从而为本病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是中国成人致死、致残的主要病因,吞咽障碍作为脑卒中后常见功能障碍,可引起多种并发症.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是一种无创脑刺激治疗方法,已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本研究在概述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基础上,介绍了 tDCS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作用机制,分析了 tDCS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应用时机、部位选择、参...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1例。2组均给予常规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于治疗前1周、治疗4周和8周后采用尿流动力学检查和排尿日记对2组患者膀胱安全容量、残余尿量、日均排尿次数、漏尿次数和导尿次数进行比较,通过泌尿症状困扰评分(USDS)和国际下尿路症状评分(LUTS)评估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4及8周后,2组患者日均漏尿次数、残余尿量及导尿次数均较治疗前呈持续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日均排尿次数、日均单次排尿量及膀胱安全容量均较治疗前呈持续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及8周后,2组患者USDS及LUTS评分均较治疗前呈持续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可进一步改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排尿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病区和社区康复服务模式对脊髓损伤(SCI)患者生存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真实世界研究方法将SCI患者126例分为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社区康复服务模式,观察组给予病区康复服务模式;均康复1个月。于康复前、后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采用WHOQOL-BREF量表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统计2组痉挛、异位骨化、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康复治疗后,对照组WHOQOL-BREF量表的心理领域评分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其他指标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过程中,对照组痉挛、异位骨化、下肢深静脉血栓、泌尿系统结石、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病区康复服务模式,可显著提高SCI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减少SCI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自1999年7月以来,笔者用阳刺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51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51例中,男23例,女28例;年龄18~63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5年;背肌筋膜炎32例,腰肌筋膜炎1 9例. 2 治疗方法 先寻找阳性反应点(压痛点或酸困点),按压此点时疼痛剧烈(或酸困剧烈并且有舒适感),可向远处放散,常规消毒,用1~1.5寸毫针,在找准的阳性反应点中心直刺一针(主针),边捻搓,亦可配合呼吸泻法,使针感加强(或有寒凉感),即可留针;再在主针上、下、左、右各1~1.5寸处分别刺入一针(辅针),一般宜向病变中心斜刺或沿皮刺,然后,依次捻搓各针,使针感进一步扩散,留针半小时左右,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合真武汤加减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后尿失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脊髓损伤后尿失禁患者121例分为单纯膀胱功能训练组(对照组=54例),膀胱功能训练联合中药"补中益气汤合真武汤加减"组(观察组=67例)。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尿流动力学指标、排尿日记评价2组患者的排尿功能。结果:2组患者年龄、性别、损伤节段、损伤原因、ASIA分级及生存质量评分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和排尿功能均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合真武汤加减"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可有效改善脊髓损伤后尿失禁患者的排尿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