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十年高血压病中医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进一步发展,深入进行高血压病中医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本文对近十年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2.
3.
我院2003-01~2005-11收治老年外伤性前房出血21例,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本组男17例,女4例,年龄60~77(67±5)岁。均为闭合式眼外伤致前房出血而无开放性伤口,其中拳击伤5例,木柴伤4例,鞭炮伤6例,车祸伤3例,啤酒瓶盖伤3例。共计21只眼,其中右眼12例,左眼9例。按O ksa la等前房出血三级分级法[1]:Ⅰ级14例(66.67%):出血量占前房容积的1/3,到达瞳孔下缘之下;Ⅱ级5例(23.81%):出血量占前房容积1/2,超过瞳孔下缘;Ⅲ级2例(9.52%):出血量超过前房容积的1/2上,甚至充满整个前房。入院后即化验血常规及凝血机制均无异常。1.2方…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s,ASODNs)对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幼鼠模型VEGF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30只Sprague-Dawley(SD) 新生幼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用药组及未用药组,每组10只。用高浓度氧诱导用药组及未用药组SD幼鼠,建立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幼鼠模型。对用药组幼鼠行VEGF ASODNs 球后注射,3d后取各组幼鼠除角膜、巩膜及晶状体外的全部眼内组织及血清,通过竞争性酶免疫测定法检测其VEGF的含量。 结果 用药组幼鼠眼内组织VEGF含量明显低于未用药组(P<0.05),而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P>0.05);用药组幼鼠血清VEGF含量与未用药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P>0.05),两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VEGF ASODNs能明显抑制由高浓度氧诱导的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幼鼠VEGF的表达。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3,19:172-174)  相似文献   
5.
尼莫地平与生长因子对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钙通道拮抗剂尼莫地平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小板洐生生长因子(PDGF)在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中的相互作用.方法:将SD幼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球后注射药物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及小剂量组.建立高浓度氧气诱导的SD幼鼠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模型(OIR),后3组分别双眼球后注射尼莫地平(0.2mg/ml)各10、5、2μl,隔日1次×3次.取实验幼鼠眼球作普通病理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分别检测视网膜新生血管芽内皮细胞数目及VEGF与PDGF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视网膜新生血管芽内皮细胞数目及VEGF和PDGF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双眼球后注药大、中剂量组较模型组均明显减少(P<0.01),小剂量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VEGF和PDGF能够促进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一定剂量的钙通道拮抗剂尼莫地平则能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尼莫地平在某种程度上能抑制VEGF及PD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各种白内障手术术后出现上睑下垂并发症临床上常有报道,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氩激光光凝对近视性视网膜变性的疗效。方法 充分散瞳,用双目间接眼底镜Mainster镜及三面镜检查眼底,对发现的视网膜变性和/或裂孔进行氩激光光凝治疗。结果 133例(165只眼),其中132只眼为高度近视,占80%。129只眼一次性治愈,其余患眼分别补激光l~2次后治愈,未有发生视网膜脱离者。结论 眼底激光光凝可以有效治疗近视性视网膜变性,能预防该类病人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眼外伤是眼科觉而多发的病症,睑结膜及球结膜烧伤或化学伤兵易发生睑球粘连,严重影响视功能及生活质量。羊膜移植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治疗眼表疾病、重建眼表面新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夜戴型角膜塑形镜矫正青少年近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37例(74眼)适合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近视患者被纳入为期6个月的前瞻性研究.对纳入研究者戴镜后1天、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的裸眼视力和屈光状态进行观察评估.结果 36例(72眼)患者完成了本次研究.戴镜后1周裸眼视力明显提高(P〈0.01),戴镜后6个月裸眼视力达1.04±0.12.戴镜前患者屈光度的均值为(-3.16±0.75) D,戴镜后不同时间随访屈光度明显降低(P〈0.01),戴镜后1周,屈光度降低最为明显,为(+0.12±0.47)D.末次随访共有24眼(33.3%)角膜上皮有轻至中度着染,随访期间未发生不可逆转的并发症.结论 夜戴型角膜塑形镜矫正轻度至中度青少年近视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带蒂邻近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对防止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作用。方法将待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手术均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A组212例(240只眼),行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将邻近角膜缘干细胞滑行平移至创面,缝合固定。B组192例(198只眼),行同侧颞上方带游离球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观察创面愈合及复发情况。结果A组角膜创面与供区创面均于术后1-3天上皮愈合,移植片均存活,1周左右水肿消退;4周后角膜表面新生血管逐渐退缩,上皮光滑,内眦部结膜平复、无充血;6周后角膜表面透明。随访12个月,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23眼复发。手术复发率9.58%。B组角膜创面与供区创面均于术后1-3天上皮愈合,31眼移植片于术后2-5天脱落,随访12个月,有49眼复发。手术复发率25.52%。A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带蒂邻近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翼状胬肉安全、简便、有效和复发率低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