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经筋是经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完善经筋病理论,拓展经筋病治疗为目的,对经筋理论的形成年代和经筋实质进行探讨,以期阐明经筋在西医学中对应哪类组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的经筋病进针点选取规律和针刺手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生物力学原理无法解释反阿是穴全部疗效的问题,从骨骼肌张力的角度对反阿是穴的疗效及起效机制进行解释,认为骨骼肌的纵向张力传导通路和横向张力传导通路是反阿是穴起效的物质基础。针刺反阿是穴可以改变骨骼肌纵向或横向张力传递,从而缓解肌肉、肌腱的疼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面神经炎中医分型治疗效果。方法 95例面神经炎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47例。两组均按急性期、静止期及恢复期采用不同的针刺方法。同时,治疗组将患者分为风寒客络型、风热袭络型及瘀阻络脉型,在牵正散的基础上风寒客络型加防风、羌活、桂枝、黄芪;风热袭络型加黄芩、菊花、夏枯草;瘀阻络脉型加当归、赤芍、香附等中药治疗。对照组不分证型,只服用牵正散中药。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及面神经功能积分。结果 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83.3%,明显优于对照组74.4%(P<0.01),而在总有效率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面神经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及综合功能均较前有所提高(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面神经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及综合功能有所提高(P<0.05)。结论 面神经炎中医分型治疗能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正>棘上韧带炎属于中医学"筋伤"范畴,其病位在经筋,肝肾不足,筋脉失养为其内因,慢性劳损、感受风寒、久卧湿地为其主要外因。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去濡养~([1]),故出现腰背痛等症状。中医常采用特殊针法~([2])、火针~([3])、针刀~([4])等方式治疗,但因其有创且治疗过程疼痛剧烈,加之针刀、火针等治疗需要严格的消毒,无菌要求严格,患者接受度低。有学者提出冲击波作用于穴位可产生类似于针灸的效果~([5]),相关研究使用冲击波刺激穴位治疗髋关节疼痛~([6])、失眠~([7])  相似文献   
5.
"分肉之间"首载于《黄帝内经》。本研究梳理了《黄帝内经》中10余处涉及分肉之间的散在篇章,初步整理出了分肉之间理论:即按《黄帝内经》思想,分肉之间是卫气循行的通道,是外邪侵入人体的途径。古医家用分肉之间理论指导针灸对运动系统疾病进行治疗,其治疗有采用多针刺法、快针针刺不留针,且配合时间医学针刺的特点。针对《黄帝内经》中关于分肉之间所在层次表述不一的情况,本研究将分肉之间理论与西医筋膜理论结合,认为分肉之间是《黄帝内经》时期对筋膜的朴素认识。上述认识在现代针灸治疗肌筋膜痛中仍有很好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表面肌电检测腰背肌筋膜痛患者腰部核心肌群,通过中位频率及中位频率斜率的分析,判断其肌纤维类型分布规律。方法: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10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男45例,女55例;年龄29~76岁,平均48.5岁;左侧腰背疼痛(左侧疼痛组)40例,右侧腰背疼痛(右侧疼痛组)60例;病程6个月。另有40例腰部无疼痛健康人为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29~76岁,平均47.3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背部酸痛及背部肌肉僵硬,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腰背肌筋膜炎。使用表面肌电测量3组人群的腰部核心肌肉(多裂肌、髂肋肌、最长肌)在腰背肌等长收缩试验过程中的肌电信号特征,如中位频率及中位频率斜率绝对值。结果:3组多裂肌的中位频率,对照组左侧(133.88±26.61)μV,右侧(131.39±29.81)μV;左侧疼痛组左侧(117.29±10.93)μV,右侧(133.70±17.81)μV;右侧疼痛组左侧(131.36±17.37)μV,右侧(118.28±13.57)μV。3组髂肋肌的中位频率,对照组左侧(106.94±28.01)μV,右侧(114.68±18.96)μV;左侧疼痛组左侧(93.95±11.17)μV,右侧(107.60±27.86)μV;右侧疼痛组左侧(105.93±15.52)μV,右侧(97.27±19.27)μV。3组最长肌的中位频率,对照组左侧(109.24±26.20)μV,右侧(112.58±17.70)μV;左侧疼痛组左侧(95.58±10.83)μV,右侧(108.79±26.39)μV;右侧疼痛组左侧(106.50±17.98)μV,右侧(98.20±11.16)μV。3组多裂肌的中位频率斜率绝对值,对照组左侧0.221±0.109,右侧0.259±0.169;左侧疼痛组左侧0.318±0.184,右侧0.210±0.159;右侧疼痛组左侧0.258±0.169,右侧0.386±0.166。3组髂肋肌的中位频率斜率绝对值,对照组左侧0.241±0.158,右侧0.238±0.128;左侧疼痛组左侧0.330±0.208,右侧0.252±0.171;右侧疼痛组左侧0.249±0.150,右侧0.343±0.144。3组最长肌的中位频率斜率绝对值,对照组左侧0.244±0.252,右侧0.210±0.128;左侧疼痛组左侧0.348±0.255,右侧0.241±0.224;右侧疼痛组左侧0.239±0.155,右侧0.334±0.233。对照组左右侧腰多裂肌、髂肋肌、最长肌的中位频率和中位频率斜率绝对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痛组疼痛侧多裂肌、髂肋肌、最长肌的中位频率值小于非疼痛侧(P0.05),中位频率斜率绝对值大于非疼痛侧(P0.05)。结论:慢性腰背筋膜痛患者疼痛侧的腰部肌肉耐疲劳程度下降,肌纤维类型百分比转变为以Ⅱ型肌纤维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中医经筋理论运用放散状冲击波治疗慢性跟腱炎,从而更好地对慢性跟腱炎进行治疗。方法选取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慢性跟腱炎患者63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放散状冲击波治疗,治疗组在给予常规放散状冲击波治疗的同时加入对足太阳经筋上定点的冲击波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3%,对照组有效率71.9%,2组间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患者VAS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运动功能评定分级中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功能评定比较更为明显(P0.05)。结论基于中医经筋理论运用放散状冲击波治疗慢性跟腱炎比单纯运用冲击波治疗更加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