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辣椒碱通过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设立辣椒碱组及空白组,通过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8(CCK-8)法检测辣椒碱(50,100,200,300,400,500,600,800,1 000 μmol·L-1)处理SW480细胞12,24,48 h后的细胞活性,选取有效抑制增殖的辣椒碱浓度;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辣椒碱干预(200,400,800 μmol·L-1)后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变化;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辣椒碱(200,400 μmol·L-1)干预后TRPV1,肿瘤抑制蛋白p53,磷酸化p53(p-p53),抑癌基因[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活化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8,活化的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cleaved PARP)的蛋白表达的影响;此外,利用微小RNA(mRNA)沉默技术作用TRPV1,观察200 μmol·L-1辣椒碱处理沉默TRPV1的SW480细胞凋亡率的变化,以及上述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辣椒碱50,100 μmol·L-1作用对细胞活性未出现显著影响,浓度在200 μmol·L-1以上时,随浓度增加细胞活性逐渐降低(P<0.01),呈剂量依赖效应;与空白组比较,辣椒碱200,400,800 μmol·L-1处理可明显诱导细胞凋亡(P<0.05,P<0.01);200,400 μmol·L-1 辣椒碱干预下,细胞生长表现为G2/M期阻滞,800 μmol·L-1表现为G0/G1期阻滞(P<0.05);与空白组比较,辣椒碱200,400 μmol·L-1处理细胞能够明显上调上述凋亡途径中相关蛋白(p53,p-p53,Bax,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8,cleaved PARP)的表达(P<0.05,P<0.01),Bcl-2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沉默TRPV1能明显抑制辣椒碱诱导的细胞凋亡及凋亡通路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 辣椒碱可能通过TRPV1受体抑制SW480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探讨麻疹减毒活疫苗191 株(MV-Hu191)在体内外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4T1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MV-Hu191 对MDA-MB-231 和4T1细胞增殖的影响;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MV-Hu191 处理对MDA-MB-231 细胞中蛋白质谱的影响,多重数据库筛选蛋白质谱中的典型差异蛋白质并进行GO、 KEGG、亚细胞定位与功能注释。瘤内注射1×106 TCID50 MV-Hu191 干预4T1细胞移植瘤模型小鼠,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组织中T细胞亚群,ELISA 法检测小鼠血清TNF-α和IL-6含量。结果:体外实验结果表明,MV-Hu191 具有抑制MDA-MB-231 和4T1细胞增殖的作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显示,MV-Hu191 作用MDA-MB-231 细胞后明显上调蛋白质有38个、下调有12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主要参与细胞黏附、信号受体激活、细胞代谢、应激反应等生物学过程,22个差异蛋白质亚细胞定位位于细胞外,KEGG功能分类显示与免疫调节功能相关的差异蛋白质最多且均为上调蛋白,包括C4A、C8B、 SERPINF2、A2M、SERPINC1、CTSB、SERPING1、C5;PPI 预测发现免疫相关差异蛋白与CD4、CD8、TNF-α 及IL-6 相互关联。体内实验结果显示,MV-Hu191 干预组小鼠脾组织中CD4+ T 细胞数量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 T细胞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TNF-α和IL-6含量显著上升(均P<0.01)。结论:MV-Hu191 显著抑制MDA-MB-231、 4T1细胞增殖及拮抗4T1细胞荷瘤小鼠成瘤性,其机制可能是MV-Hu191通过激活免疫效应分子实现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乳双歧杆菌对旋毛虫感染小鼠的虫荷量、炎症调节作用及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方法 取感染旋毛虫的小鼠(300条/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乳双歧杆菌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未感染旋毛虫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乳双歧杆菌灌胃,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每日给予等量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 PBS)连续灌胃30 d;胃蛋白酶消化法检测各组第7 d肠道成虫数量及第30 d肌肉幼虫数量。ELISA法检测各组模型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水平,采集各组小鼠肠道感染期粪便样本,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进行微生物组生物信息学分析,评估样本多样性和分类学特征。结果 虫荷量结果显示,高剂量乳双歧杆菌显著降低旋毛虫感染小鼠第7 d肠道成虫及第30 d肌肉幼虫数量(P<0.05);炎性因子水平检测发现高剂量乳双歧杆菌使旋毛虫感染小鼠血清抑炎因子(IL-10)水平升高(P<0.05),促炎因子(TNF-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