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机磷农药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农业杀虫剂,大多属于有机磷酸酯或硫代磷酯类化合物,对人、畜均有毒性,有机磷中毒居各种急性中毒病人的首位。我院急诊科于2003年7月~2004年12月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0例,除1例患者送至急诊室已死亡外,其余9例均抢救成功,现对急救护理措施,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2.
王婉先  姚曼  余钦  李一璇  凌昌全 《中草药》2021,52(12):3591-3601
目的探究甘枣宁的主要活性成分,预测并验证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主要物质基础。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明确甘枣宁水煎液的化学成分。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检索甘枣宁活性成分及其潜在靶点,将药物靶点与NAFLD相关靶点取交集,进行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考察甘枣宁水煎液及(S)-N-衡州乌药碱、(R)-N-衡州乌药碱、N-去甲基亚美罂粟碱、O-去甲基荷叶碱、(-)-表儿茶素和N-去甲基荷叶碱6个关键活性成分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上清液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考察甘枣宁水煎液及N-去甲基荷叶碱对RAW264.7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从甘枣宁水煎液鉴定出96个主峰成分,网络药理学分析出甘枣宁治疗NAFLD的活性成分31个,所对应的相关靶点42个,其中一氧化氮合酶3(nitric oxide synthase 3,NOS3)、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等靶点关联性较强;甘枣宁治疗NAFLD主要涉及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及其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通路、程序性坏死等通路。甘枣宁水煎液具有良好的抗炎活性,N-去甲基荷叶碱可能为其发挥抗炎作用的关键成分。结论甘枣宁治疗NAFLD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其药效物质基础与抗炎相关。  相似文献   
3.
凌昌全教授从事恶性肿瘤防治工作近3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多年的诊疗过程中,凌教授指导建立了恶性肿瘤专科门诊病历3000余份,积累了十分有意义的循证医学证据。他还提出了科学完善的"癌毒"理论,擅长辨证论治,注重脾胃调理,指导患者饮食起居,坚持中西医结合,并带领学子研发了系列抗肿瘤中药新剂型及院内制剂,既方便了患者、又提高了疗效。  相似文献   
4.
病机是认识疾病病变的关键,抓住核心病机演变发展的规律,是中医临床诊疗的主旨和核心。病机兼化理论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胡镜清研究员提出,用以从病机层面理解疑难复杂疾病病证关系和把握其演变规律,在明确疾病基本矛盾的同时,兼顾疾病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文章通过构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机兼化框架,揭示其病机演化规律,认为新冠肺炎属于“湿毒疫”范畴,湿毒始终是本病的病变核心,初期寒化,进展期热化,恢复期虚化是本病病机的传变方式。知本病之机,可未病先防,知病机传变,可截断扭转,有利于临床上增强对疾病发生发展趋势的预见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曲安奈德注射液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及中药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性黄斑水肿的疗效,为CRVO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1年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部确诊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患者30例;详细记录患者病史、眼科常规检查、OCT、FFA的结果;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加用桃红四物汤合四苓散治疗黄斑水肿;观察时间6个月,在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和OCT检查,并运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黄斑中心凹厚度(μm)分别为572±169、391±152、328±163、271±166、269±159(x±s);视力Log MAR值分别为1.27±0.93、0.96±0.65、0.84±0.61、0.74±0.56、0.68±0.49(x±s);眼压(mmHg)分别为17.12±3.52、17.58±4.93、16.97±4.41、16.33±2.88(x±s)。结论 (1)联合治疗能降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导致的黄斑水肿,治疗3个月该效果达到顶峰,之后趋于稳定;(2)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并能维持较长的时间;(3)治疗后1周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降低能显著提升视力。  相似文献   
6.
凌昌全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工作四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基于"癌毒是恶性肿瘤之本",临床处方用药融会贯通解毒思想,从单药、对药到解毒成方,再到对成方加减均充分凸显出其"不同癌症及同一癌症不同阶段均有其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学术思想,在临床实践中屡屡获得奇效.本文将凌教授解毒治癌的经验加以总结,以飨同...  相似文献   
7.
8.
从癌毒的概念、阴阳属性、致病机理、传舍规律等方面,总结了癌毒的研究现状,发现癌毒的概念、病因病机尚缺乏统一的认识,对癌毒阴阳属性、传舍规律的认识尚有待于进一步加深。今后关于癌毒的研究需要构建各类肿瘤的癌毒理论辨证体系,完善癌毒传舍规律研究,搭建恶性肿瘤治疗的中西医汇通桥梁,实现以临床为转归的癌毒理论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9.
目的:归纳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CCA)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与处方用药特点,为建立胆管癌中医证候标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官网-中文期刊服务平台(QIKAN.CQVIP.COM)等收录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管癌的医家经验、临床研究,文献发表时间为1991年1...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年来随着血球分析仪的运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正常人群血液有形成分参考值已发生改变。北京王树琴、丛玉隆等对6~13岁儿童的血液有形成分做了新的参考值测定,现我室对1352名2~6岁儿童血液部分有形成分参考值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 日本东亚KX-2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