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所致慢性严重误吸患者的最佳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对8例慢性严重误吸患者分别采用3种手术方式治疗;①气管切开术(5例)、颈气管永久性造瘘术(1例),气管套管佩带气囊,进食时气囊充气以阻止误吸;②会厌瓣缝合术(即喉口闭锁术,1例);③胃永久性造瘘术(1例)。结果:8例患者均能经口进食,食物的性状种类不受限制,且未发现吸入性肺炎。其中5例带气囊者仅在进食后放气时,略有轻微刺激性咳嗽,1例喉癌行Arslan术式者,仍有较轻误吸现象,以上6例患者堵管时均能发声,可日常交谈;1例采用会厌瓣缝合术患者,术后经口进食已完全杜绝误吸现象;1例行胃永久性造瘘术者,能较好解决进食误吸,无胃反流现象。结论:会厌瓣缝合术(喉口闭锁术)、气管切开术(或颈气管永久性造瘘术)和胃永久性造瘘术3种术式,均是解决慢性误吸的外科治疗方法,可依不同的病因及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术式。  相似文献   
2.
报告因骨疡型及胆脂瘤型中耳炎而行乳突根治术的1112例中并发弥漫性浆液性迷路炎4例,发生率为0.36%,听力损失严重,经抗炎治疗,尽快施行乳突根治术,配合应用扩张血管,皮质激素,神经营养药物等治疗,获得良好效果,认为本病一经确诊后应尽快施行手术,这样不仅能解除骨疡型及胆脂瘤型中耳炎的危险性,而且还尽可能地挽救患耳的听力,尤其对两侧耳重度听力损失者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益生菌治疗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临床效果及对肠道菌群和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儿童医院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04例胆汁淤积性肝病的婴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及非干预组,其中,非干预组运用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上加入益生菌参与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肠道菌群以及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粪便中的大肠杆菌明显减少,且双歧杆菌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汁淤积性肝病患儿实施益生菌治疗获得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可明显影响肠道菌群的生存,促使患儿免疫系统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口服片剂分劈后的重量差异性.方法 收集常分劈服用的12种处方药片,采用手工分劈和刀刻分劈,用<美国药典>(第24版)中适用于整片药片的剂量单位一致性测试,分析分劈药片的重量一致性.结果 手工分劈的片剂中有6种未通过一致性测试,刀刻分劈的有5种未通过一致性测试.带有刻痕的片剂较无刻痕的分劈效果好.结论 药片分劈导致了高比率的质量变异,仅适用于一些低毒和剂量-反应关系相对平坦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综合方案治疗白血病35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近几年来,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患儿采取了诱导期用V(VCR,长春新碱)、D(DNR,柔红霉素)、P(Pred,泼尼松)+中剂量MTX-CF(氨甲喋呤-四氢叶酸)、诱导分化剂维生素D3(VitD3),缓解后用小牛胸腺素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白血病属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常表现为贫血、出血和感染发热等症状,而首先以中耳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者较少见,容易造成误诊,延误治疗,故应引起临床耳鼻咽喉科医师的重视和警觉,现将我们收治的3例患者的诊治经过报告如下,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5种二氢吡啶类药物对洛伐他汀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肝微粒体体外代谢模型,洛伐他汀分别与不同浓度的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拉西地平、乐卡地平和尼莫地平置于一定量的鼠肝微粒体中,于37℃预孵5min后.加β—NADP/NADPH的0.1%NaHC03溶液启动反应,并开始记时,37℃下孵育20min后,加入一定量冰乙腈沉淀蛋白并终止反应,高速离心后,上清液进HPLC分析,并分别计算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拉西地平、乐卡地平和尼莫地平对洛伐他汀代谢抑制IC50值。结果不同结构的二氢吡啶类药物对洛伐他汀代谢的影响亦不同,其中硝苯地平的抑制作用最小(IC50值为53.98umol·L-1),尼莫地平的抑制作用最大(IC50值为2.01umol·L-1),通过结构参数分析表明油水分配系数(LogP)对抑制作用影响较大成正相关,而分子量、表面积亦对抑制作用产生影响,成负相关。结论对于患有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联合使用二氢吡啶类降压药与洛伐他汀时,产生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较大。为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宜选用LogP值较大,而分子量、表面积较小的硝苯地平和非洛地平等。  相似文献   
9.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OstedysplasiaFibros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良性非肿瘤性以骨纤维变性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现将我院收治1例报道如下。[病例」男,ZI岁。于lop年5月24日人院。患者近4年来发现左额部及左眶上缘较对侧凸出,且渐进性加重、近4个月左额部骨质隆起较明显,伴左眼球酸胀感,偶尔有复视,无视力下降。专科检查:左额部及左眶上缘骨性隆起,范围约7CCIXSCCI,左眼睑稍下垂,左眼球较凸出下移,无眼球活动障碍,无视力下降,右眼正常。CT片显示左额部病变累及左前额骨、额突眶缘、颧骨上部、眶顶、颧骨前方;病变由三个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微型针刀松解疗法及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6月在我院门诊确诊为颈源性头痛的71例患者,并随机分为针刀组(34例)和针灸组(37例),针刀组采用微型针刀松解治疗,针灸组给予单纯针灸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针刀组总有效率为97.05%,显著高于针灸组的81.08%(P<0.05);针刀组静息、活动VA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针灸组(P<0.05)。结论:微型针刀松解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