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与规律,为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使用,及时预防与处理ADR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报告国家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报告206例,运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6例中药注射剂ADR报告共涉及28个品种,男性88例,女性118例,年龄>60岁患者最多(62.62%);ADR排名前3的注射剂分别是华蟾素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和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ADR发生率最高;用药30 min内即发生的ADR最多(23.79%),中药及2种以上中药联用致ADR占35.44%,ADR临床表现以累及皮肤及附件损害为常见(35.83%)。结论 中药注射剂ADR的发生可能与患者年龄、药品种类、联合用药等多种因素相关。沟通、反馈药品ADR发生特点和规律,有利于临床医生重视药品ADR,确保患者合理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故事理论的正念激励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故事理论的正念激励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并比较患者依从性及出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唐草片是否影响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中依非韦伦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在单纯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之前,以及联合服用唐草片之后两周采血,采集服用依非韦伦后0、0.5、1、2、3、4、5、6、8、12、16及24小时的标本,检测依非韦伦血浆浓度,并采用DAS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11例合格的HIV感染者服用唐草片前依非韦伦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40.6mg/Lh,Cmax为4.2mg/L,Tmax为4.36h,t1/2z为18.3h;同时服用唐草片后,依非韦伦的AUC为40.7mg/Lh,Cmax为4.1mg/L,Tmax为4.46h,t1/2z为16.4h。两组之间各参数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唐草片对HIV感染者中依非韦伦的药代动力学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利福布汀(RBT)与依非韦伦(EFV)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相互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EFV单用组(54mg·kg-1)、RBT单用组(40.5mg·kg-1)及其联用组,每组6只,灌胃给药后,液质联用法检测给药后0、0.25、0.5、1、2、3、4、6、9、12、24、48、72h的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单用时,EFV、RBT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4.36±1.23)、(5.62±2.33)mg·L-1,AUC0~72h:(27.37±8.10)、(117.00±50.45)mg·h·L-1,CLZ/F:(2.15±0.77)、(0.36±0.15)L·h-1·kg-1,VZ/F:(8.33±2.49)、(12.06±7.64)L·kg-1;联用组二者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1.68±0.82)、(3.05±1.66)mg·L-1,AUC0~72h:(13.13±9.95)、(89.60±55.75)mg·h·L-1,CLZ/F:(5.12±2.17)、(0.54±0.24)L·h-1·kg-1,VZ/F:(23.53±11.43)、(13.06±4.75)L·kg-1。与单用时比较,联用组EFV的cmax、AUC0~72h显著减小,CLZ/F、VZ/F显著增加(P<0.05),而RBT药动学各参数未见显著变化。结论:RBT能加快大鼠体内EFV的消除,降低其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5.
唐草片对洛匹那韦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利用大鼠模型探索抗艾滋病辅助治疗中成药唐草片对抗病毒药洛匹那韦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大鼠随机分为洛匹那韦组(36 mg/kg)和唐草片联用洛匹那韦组(LPV:36 mg/kg,Tang herb:864 mg/kg),灌胃给药,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前后0,0.5,1,2,4,8,10,12,14,16,22小时的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显示:唐草片与洛匹那韦合并用药后,洛匹那韦的峰浓度Cmax和曲线下峰面积AUC显著提高(P〈0.05)、半衰期t1/2z和达峰时间Tmax延长(P〉0.05)。本研究提示唐草片可延迟洛匹那韦的吸收、推迟达峰时间、提高生物利用度,具体作用机制需要深入研究,临床用药需要考虑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液质联用法测定血浆中阿德福韦药物浓度,并优化阿德福韦耐药基因检测方法。药物浓度测定:0.2 mL血浆中加入两倍体积的蛋白沉淀剂甲醇,高速离心后上清液吹干并用流动相甲醇-水(20︰80)溶解,应用电喷雾离子源的质谱检测;用套式PCR快速检测病人阿德福韦耐药突变。两种方法适用于临床样本检测,并可结合用于临床个体化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依非韦伦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对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方法 人肝癌细胞系Huh7中分别加入依非韦伦1.25,2.5,5和10 mg·L-1,培养5h后采用原位比色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类(ROS)的含量;依非韦伦2.5mg·L-1与细胞作用5h后,用膜联蛋白-Ⅴ/碘化丙啶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染色.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  相似文献   
8.
<正>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世界性传染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HBV携带者约4亿人,占全球人口的5%以上,每年全世界死于HBV相关疾病者超过2700万人。  相似文献   
9.
RP-HPLC测定人血浆中洛匹那韦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人血浆中洛匹那韦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用于临床进行药物浓度监测。方法 血浆样品经醋酸乙酯液液萃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分析。Eclipse C18柱分离,流动相采用甲醇-0.1 mol·L-1醋酸铵溶液,流速为1 mL·min-1 ;梯度洗脱在0~6 min甲醇-0.1 mol·L-1醋酸铵溶液为70∶30,6.1~15 min甲醇-0.1 mol·L-1醋酸铵溶液为80∶20;利用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对流份进行双波长同时检测(洛匹那韦210 nm,内标298 nm,柱温30 ℃。结果 内源性物质不干扰测定,洛匹那韦的线性范围为1~12 mg·L-1(r=0.997 0,最低定量限为1 mg·L-1,基质效应为92.11%~105.31%(n=5,萃取回收率为73.32%~89.50%(n=5,批内和批间精密度(RSD%分别为1.75~5.99(n=5和4.97~9.79(n=3。结论 建立的HPLC方法简便、灵敏、准确、所需样本量小,可以用于临床血药浓度测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利福布丁的浓度。方法以替米沙坦为内标,加入0.2 mL血浆,用1 mL乙酸乙酯萃取,高速离心后上清液氮气吹干并用流动相复溶,取20μL进样检测。结果利福布丁的最低检测限为0.5 ng.mL-1,在0.3~9.6μg.mL-1内线性良好,低、中、高浓度的提取回收率均大于85%,批内、批间RSD低于10%,成功检测了大鼠血浆中利福布丁的血药浓度。结论所用方法灵敏度好、准确度高、分析时间短、样品处理更简便,适用于测定利福布丁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