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在血液透析中,症状性低血压是透析中主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20%~40%,复发性低血压指至少在50%以上的透析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压。我院自2006年1月~2009年1月,对复发性低血压患者40例采用钠模式和超滤模式联合低温透析,大大减少了透析中低血压及低血压症状的发生,使患者在透析中安全、舒适,透析效果满意,是预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药用碳片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在优质低蛋白饮食的基础上,给予药用碳片50片研成粉末溶于0.9%NS100ml保留灌肠2h。结果:慢性肾衰竭(氮质血症期)的患者经药用碳片保留灌肠治疗后,其疗效要显著优于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的患者。血小板、血常规、血电解质、肝功能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无发热、大量腹泻、肠道出血。结论:对消化道症状较重或便秘的慢性肾衰竭氮质血症期或尿毒症期早期患者,尚未达到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指标时,采用药用碳片保留灌肠是一种简单、易行、可取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两种内瘘保护方法对内瘘保护的效果。方法:将60例通过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内瘘保护罩和治疗巾覆盖法,均在患者透析开始时盖于内瘘穿刺部位的上端。同时对两种保护方法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内瘘并发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只有血肿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因内瘘保护不当导致患者内瘘寿命缩短,治疗费用增加(160.80±110.16)元,少于对照组的(320±90.21)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瘘保护罩对动静脉内瘘保护的作用效果好,降低了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治疗费用,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董一民  周龙珍 《江西医药》2009,44(4):340-341
目的评价尿毒清冲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在优质低蛋白饮食的基础上,给予尿毒清冲剂10g加0.9%NS100ml保留灌肠2h。结果慢性肾衰竭(氮质血症期)的患者经尿毒清保留灌肠治疗后.其疗效要显著优于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的患者。血小板、血常规、血电解质、肝功能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无发热、大量腹泻、肠道出血。结论对消化道症状较重或便秘的慢性肾衰竭氮质血症期或尿毒症期早期患者.尚未达到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指标时,采用尿毒清保留灌肠是一种简单、易行、可取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我院使用HA型血液灌流器,对20例长期维持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血脂异常的患者进行了治疗,发现疗效较佳,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浓肝素封管法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中的应用。方法: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血透患者20例、治疗组10例,采用浓肝素封管法。对照组10例为回顾性病例,采用稀释肝素封管法,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并发症导致的拔管率,封管间隔时间、封管次数及导管使用寿命。结果: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并发症导致的拔管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封管间隔时间及导管使用寿命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封管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浓肝素封管法具有保留时间长,可减少封管次数,降低并发症等,该方案实用、经济,优于稀释肝素封管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长素联合蔗糖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例,应用促红细胞生长素静脉注射治疗,同时联合蔗糖铁补铁治疗12周,于用药前及用药后4周、8周、12周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饱和度(TSAT)指标。结果经过12周治疗,30例患者的贫血均得到改善,用约前用药后结果比较,Hb、HCT、SF、TAST均显著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长素联合蔗糖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疗效确切,可靠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对于危重型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CRRT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原发病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9例治愈(出院),3例因经济等原因放弃治疗,8例死亡,总有效率63.33%.CRRT治疗中未出现体液失衡、漏血、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CRRT可以改善危重型肾衰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控制医院感染(以下简称院感)是当前医学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护士是临床工作的重要执行者,也是切断医院感染途径的具体实施者[1].  相似文献   
10.
董一民  周龙珍 《江西医药》2007,42(4):318-320
目的探讨尿路感染中抗生素的合理选择。方法对700例尿路感染患者进行中段尿培养及细菌药敏试验。结果700例尿路感染中革兰氏阴性杆菌仍然是主要致病菌(占67.6%),其次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占17%)。其中大肠埃希氏杆菌为尿路感染的最主要致病菌(占42.4%),其次为枸橼酸杆菌(占11.2%)。本组资料显示第一代头孢菌素、青霉素、氨苄西林、林可霉素、复方新诺明、喹诺酮类等耐药率较高(60~70.7%),第三代头孢菌素及氨基甙类抗生素耐药率较低(11.8~20.9%),其中以头孢他定耐药率最低(11.8%),其次为呋喃妥因(12.9%)和丁胺卡那(14.4%)。结论对尿路感染患者,在抗生素使用之前应常规作中段尿培养和药敏试验,以便合理选用抗生素,降低耐药菌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