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篇
  198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四肢者,诸阳之本也”,语出《素问·阴阳脉解篇》。近年来,一些学者曾就此段经文的涵义发表了不少独到见解。其中对于“本”字的涵义尚存较大的分歧。有主张将“本”字改作“末”字者,有主张“本”作  相似文献   
2.
我读了沈济苍同志:"少阴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一文之后,引起了我重读伤寒论的动机.因受沈先生的影响,读后有与近代前辈们不同的看法,兹特提出于下,请前辈们指教.近世注家都以少阴病为心力不振之症,例如:章太炎:"少阴病者,心病也.心脏弱,故脉细微,血行懈,故不能排逐邪气,而为厥冷.偶有热症,亦所谓心虚者热收于内也."陆渊雷:"少阴病者,心力不振,全身机能衰减之病也.有抵抗外感而起者,有衰老虚弱,自然而成者."任应秋:"脉微细,但欲寐,恶寒,心烦等,是少阴病的主要症状;下利,踡卧,手足逆冷,小便色白,病变转剧时,亦可以见到这些证状.主要是由于阳虚,心阳不振,全身机能衰减的现象."从上面可以看出,认为少阴病是心力不振差不多是近人一贯的看法.因为如此看法,所以对少阴篇三条"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就无可解释.即如沈先生在他文章里所引成无己、张隐庵、章虚谷、张路玉、舒驰远、柯韵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